有了這念頭,老君笑著道,“那不如把人選交給你去挑選?”

石仲魁第一念頭自然是拒絕,自己在意的人只有妻妾和弟子。

蛋生不適合下凡參與這事,免得一不留神,真被西方教藉著取經人的身份,耍手段度化蛋生。

賈蘭看起來不錯,但他畢竟只是個13歲的半大孩子。

心智不成熟,根本玩不過西方教,就連石仲魁自己都是仗著師門,才敢再三撩撥西方教那些和尚。

老君一看石仲魁的表情,就猜到他的心思,笑著道,“別忘了前些日子泰山封禪時,接連下凡的玄門弟子中,還有不少人沒回天庭。”

石仲魁瞬間明白老君這是拿這些人當炮灰。

不過仔細想想,又覺得換成自己也會這麼做。

四大天師名義上是老君的弟子,但他們既不是親傳,自主性也不低。

天師們的徒子徒孫可算不上老君的徒子徒孫,既然捨不得人教弟子冒險,又不想便宜了別人。

當然就從玄門偏支中挑人了。

成了,功勞也是玄門的。

沒成的話,死了也不心疼。

甚至心黑一點的話,還能借著四天師弟子身死的事,促使玄門偏支和西方教結怨。

同時這些偏支也會更加積極的靠攏人教和闡教。

石仲魁嘿嘿一笑,“弟子這就下凡看看誰能擔負此重任。”

老君見石仲魁的笑容中帶著些奸猾意思,知道他猜到自己的心思。

滿意的點頭道,“去吧,人選任你選,而且功成之後,老道必然有重賞。”

石仲魁也不問是什麼賞賜,甚至他根本沒想過帶取經人上兜率宮,向老君求賞。

老君的好處自己拿了,自己再換成其他賞賜發下去,保管沒人敢跑到兜率宮向老君求證。

就算真有人膽子那麼大,石仲魁相信老君即便生氣,也會為自己遮掩。

道理很簡單,石仲魁的重要性肯定比取經的弟子高多了。

再說,真算功勞的話,想出提前取經的計劃,並且負責主導這計劃的石仲魁,肯定是功勞最大的。

向老君拱手告辭,石仲魁這次沒走南天門。

先回了御馬監,讓張、許兩位太尉,去找太白金星說自己沒空上門赴宴。

然後用時空寶珠回了紅樓世界,再一個閃身來到地仙界的洛陽城裡,當年吸引劉秀而買下的宅子裡。

考察人選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成的,但石仲魁也不急。

甚至從功勞全佔的角度來算,從朝堂內選幾個官員去西行取經,遠比從玄門弟子中挑選更合適。

而且這些貪戀人間富貴的弟子,真不一定就是心志堅定之輩。

可以預見的是,提前西行取經的路上,危險重重不說,西方教絕對會想盡辦法度化取經人。

與其玄門弟子被佛門度化,不如一開始就選信佛的官員西行。

等取經歸來後,再把他們拉入玄門,不僅玄門臉上有光,也不算違背了老君的意思。

當然,若是有其他辦法更好,石仲魁也不介意再改改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