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去太常寺,名義上只管外廷禮樂,實際上卻有資格和禮部打交道。

又因為負責禮樂,很大程度上和教坊司一部分功能重合,別說接觸了,就是參與教坊司一部分事情都很正常。

而且只提意見,不參與任何實際上的管理,不僅沒人會說什麼閒話。

禮部和教坊司還不會,也不應該找賈寶玉的麻煩。

若是聰明點,禮部的堂倌和侍郎還會刻意讓賈寶玉接觸那些宮女、犯官家女眷。

不是尚書和侍郎不知道下面的那些齷蹉,而是很多時候即便是堂倌也不好打破下面官吏的財路。

到時候士林和民間絕對會稱讚禮部。

至於暗地裡如何,想瞞住賈寶玉這種只要有幾個、甚至十幾個漂亮小姐姐陪著、奉承著就不管不顧的主,真不要太容易。

賈寶玉一想到書裡描述的,那些僅僅因為出生不好,就被賣入教坊司。

或者家中父親犯事而被充入教坊司的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兒們,心裡就意動起來。

可以說讓他讀書考科舉,那是一萬個不願意,可若是讓他拯救、善待小姐姐們,就算勞累一點也不是不行。

再說太常寺自己就有的是擅長歌舞、音律,有官職而無名、無權的女官。

這些女人僅僅只是想過的好一點,就不會放過賈寶玉這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空心大腿。

更別說萬一能做個妾室,在沒人能預料到賈家很可能敗亡,元春又封妃的時候,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賈政左思右想還是拿不定主意,禮樂官在及其重視禮儀的古代確實算清貴,又沒什麼麻煩的官職。

石仲魁如此為賈寶玉謀劃,確實用心了。

但沒人知道他的目標僅僅是打破賈寶玉在林黛玉心裡的形象。

若是和樂籍女、犯官女兒鬧出私情,那丟臉就丟大發了。

不僅會影響賈寶玉今後的娶親,賈家子侄甚至後代的嫁娶都會有影響。

不過賈寶玉沒機會做官前,賈政那是心心念念都想著如何為他謀劃前程。

可機會真擺到面前後,卻又開始擔心起賈寶玉是否真的適合做官。

這心理其實很好理解,但凡做過父母的人,都會有這種擔憂。

加上賈政自己在工部蹉跎了十幾年,多多少少都明白,做官沒那麼容易的。

或者說自己這種實誠人,真不適合官場,以至於賈政不止一次有過辭官的念頭,甚至幾次在公開場合都說過類似的話。

可惜身為榮國府掌舵人,哪裡是他想辭官就能辭的了。

“賢侄若是有心,不如先為璉兒謀劃一二”,賈政最終還是沒同意的繼續說道,“寶玉年後才13歲,太早了。

而璉兒多年前就為寧榮兩府操持外事,說句勞苦功高都不為過,而且我這個當叔叔的也確實耽誤了他。”

這話說的賈璉噗通一聲就跪倒在賈政面前,聲淚俱下、滿臉感激的連說‘應該和不敢’。

石仲魁卻在心裡想著,若是賈璉去了太常寺,以他那色中惡鬼的性格,哪裡忍得住不去偷吃。

一旦犯了錯,基本上就絕了繼承榮國府的資格。

而賈政雖然確實擔心賈寶玉的性格不適合做官,但內心深處難免還存了,期待賈寶玉能一照幡然醒悟,入閣拜相復興賈家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