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帝問自己太妃的生辰,夏守忠眼睛一亮。

可想了片刻,臉色又難看起來。

好在夏守忠還算機靈,“陛下,這年節以到,不如讓各王府用心準備過年時,為太上皇準備的祝禮?”

皇帝一聽就知道最近沒那個太妃過生辰,但夏守忠這提議卻不錯。

一則這體現了孝道,二則有了足夠理由,名正言順的派太監看看安樂郡王。

到時候安樂郡王瘋了的事,自然會有人傳出去。

不過,想了想後,皇帝還是覺得忽然用孝道的名義下令,事後難免還是會有人起疑。

“這樣,你去見皇后,讓她下旨以體恤後宮妃嬪為名。允許各家的老太君、夫人年節前入宮見見眾妃嬪。”

夏守忠立馬明白了過來,等各家的老太君、夫人進了宮,必然會有人藉機議論。

到時候皇帝下旨皇子、皇孫應該多進孝道,就顯得有被輿論逼迫的意思在。

這被動做出的事,才不會讓人懷疑。

而且太上皇這些年,本來就是想見哪個皇子、皇孫,一道旨意就行。

既然攔不住皇家子孫去龍首宮,也就不在乎他們多去一次。

夏守忠忙跪在地上道,“奴婢這就去辦。”

當天皇后的鳳旨就傳到了各家。

各家疑惑,高興、感恩的同時,也不得不立馬上表稱讚皇后,再上表謝恩。

這事果然如皇帝想的一樣,很快有大臣上奏諫言太上皇,也開恩讓太妃們見見家中晚輩。

接著就是皇子、皇孫積極準備年禮,然後去龍首宮拜見。

這下事情就再也瞞不住了。

太上皇本來難得高興,這麼多子孫來陪自己。

可聽戴權說安樂郡王染病無法拜見,頓時疑心起來。

戴權親自帶人去看,這才得知安樂郡王已經瘋瘋癲癲了好幾天。

太上皇心裡大怒,但他也和皇帝一樣顧忌和猜疑起來。

人是自己下旨拘在龍首宮,現在卻出事了。

說不定就有朝臣會想著,這事該不會就是太上皇做出來的吧?

目的則是為了大周江山,避免再次出現兵戈相向的局面。

這猜測還真不是不可能。

前太子謀反,已經讓大周元氣大傷一次,即便休養生息多年,也回不到當年那種繁華。

很多勳貴和朝臣為了自己的安穩日子,肯定會極力反對再來一次謀逆之事。

當然,更多人肯定懷疑皇帝。

因為安樂郡王瘋了比死了更好,最大受益者也是皇帝。

但這也無法避免朝臣們會想著,既然皇帝的人已經把龍首宮滲透成篩子,那是不是說太上皇真老了,連自己的寢居之地都管不過來?

那大家是不是就該站隊皇帝這邊?

這念頭一出,太上皇忙命戴權帶著御醫再去一次。

等確定了安樂郡王,不是中毒。

老皇帝心裡一緊,親政幾十年,什麼古怪之事沒見過,或者聽過?

忙命人找來侍奉自己的道士。

這道士還算有點真本事,雖然無法解除馬道婆下的五鬼咒,卻也看出了端倪。

拿出師門祖輩傳下來的法器八卦鏡,捏個法決對著安樂郡王一照,被棉布捆在床榻上的小王爺身上,忽然冒出一股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