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一洩,怨念自然而然就消散了大半。

別說恨他了,還把責任怪到自己頭上。

對著石仲魁再次磕頭之後,四人在於家的家僕和聽到小丫鬟通知,早就趕過來的莊戶的幫忙下,離開了院子。

莊戶們此時也沒罵四個小廝的念頭,滿心都在想著石仲魁未來絕對是個好官。

而一句好官,大概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評價了。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土地公,心裡對石仲魁的評價也是極高,見石仲魁對自己微微點頭,知道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對著他一禮,沒入地裡離開了。

帶著薛蟠和賈璉來到自己的書房入座,喝完茶賈璉開口道,“伯謙,那群潑皮如何處置?”

石仲魁皺眉想了想,報復是肯定的,但也用不著自己上場。

想了想後,提筆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給於洪高。

既然這群潑皮時常在大興和皇莊附近活動,那大興的捕頭、差役肯定有的是辦法教訓他們。

抓到了打板子不說,鐵定會被捕頭、差役敲詐一番。

賈璉和薛蟠聽到之後雖然沒自己動手來的滿意,但這算是出了這口惡氣。

有了這事的賈璉和薛蟠,之後做事就更加用心了,不僅次次跟著車隊,還直接吃住在農莊,一有空就待在工地上監督。

而四個小廝被趕出去的事,直接讓賈家和薛家議論紛紛起來。

薛家那邊還好說,薛姨媽和薛寶釵很快明白,這是家中出了手腳不乾淨的蛀蟲,石仲魁的處置也沒半點不妥的地方,這才放心了下來。

薛姨媽還因為家中總算有人能治治這些下人,並且未來也肯定能震懾更多下人而高興。

但賈家那邊就熱鬧了。

能做賈璉的小廝,那父母在賈家至少有些體面,甚至幾代人都是奴僕的那種。

一下子被趕出賈府,自己沒了生計不說,還連累家人在賈府的地位和臉面。

一開始還有人哭天喊地,可薛家那邊兩個小廝的家人,一聽自己兒子是被賈璉的小廝唆使,心裡那叫一個恨啊。

這事一下子就鬧了起來,隨後事情的前因後果也傳開了,最後即便是兩家的下人,嘴裡雖然說石仲魁越權,但心裡卻沒覺得石仲魁的處置有問題。

而且賈璉和薛蟠不僅就在現場,又沒反對。

賈母、賈赦和家政即便心有不滿,也不會為了兩個小廝,就打賈璉的臉。

更別說賈璉此時還在幫著親戚做事,就更不能傳出閒話。

派人把賈璉和薛蟠叫回來一問,薛姨媽、薛寶釵母女倆心裡更滿意,賈家那邊不免就後悔起來。

賈母甚至和賈赦、家政、賈璉說,石仲魁一旦考中進士,未來的前途絕對比林如海高。

這事很快就過去了,但坊間還是流傳著,石仲魁斷案了得的話,一時間他的名聲就更大了。

而且石仲魁想不到的是,古人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能被稱呼為青天大老爺的官員,大部分都和秉公辦案有關。

可想而知古代的冤案有多少,也難怪戲曲裡的包大人僅僅是審案,就能流傳千古,甚至說他還在世,就預訂了閻羅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