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得互交“過書”,也即是定親的憑證,但這事今晚肯定不行。

否則薛蟠不懂,賈政和於洪高再心急,也不可能讓薛家失了面子,免得外人覺得薛寶釵急不可耐的想嫁過來。

幾人商量一番,決定三日之後由於洪高的正妻先上門,再由於洪高親兒子於同甫代表石仲魁送過書。

至於三書六禮那就是更靠後的事了,基本上也不用石仲魁親自去辦,而是於洪高這個算得上唯一的親長來辦。

商量妥當了,見天色確實晚了,大家就在縣衙裡住了一晚。

隔天,石仲魁和薛家在議親之事,先是在小範圍內傳播開來。

隨後一兩天因為石仲魁連續兩首詩,還有已經傳的沸沸揚揚的稻田養魚之舉,很快就傳遍大興縣和京城。

無數鄉紳和官職不高的人家悔恨和羨慕不已,賈家和王家上上下下也已經全知道了。

賈寶玉得知此事後,第一反應是不答應,可他就是再痴呆也明白自己說了沒用。

好在他也才12歲,頂多就是覺得痛失小姐姐,而氣憤、懊惱和鬱悶。

而且說真的,如果非要說誰賈寶玉的真愛的話,林黛玉肯定排第一。

生悶氣、發飆了幾天,見沒人哄著自己,加上石仲魁連祖傳的寶物都直接送給了薛家,賈寶玉只得無奈的接受。

可王夫人就氣的又搬進了庵堂裡,可以說薛寶釵就是她內定的媳婦。

庵堂裡時常傳來瓶瓶罐罐不慎打碎的事,賈家的下人們基本上都明白王夫人的態度了。

而這也直接影響了下人對薛家的態度。

薛蟠一進京時,他其實是不想住榮國府的。

除了擔心會有長輩約束之外,薛家在京城本來就有宅子,哪裡用得著寄人簷下。

現在受了賈家下人的氣,再想著自家妹子嫁過去已成定局,毫不猶豫的吩咐下人去把自家的宅子收拾出來。

而且他還想到石仲魁在京城的家只有一進院的小屋子,不免就想著是不是送妹婿一套宅子,免得妹妹嫁過去吃苦。

等王子騰派人叫薛蟠去王家時,卻得知薛蟠一早就帶著人去了大興縣。

氣的王子騰直接摔了手裡的茶碗,“混賬東西,某就不該讓他們一家進京。”

王子騰祖上只是個縣伯,別說和四王八公比了,就連史家都比不上。

但他能一路升為京營節度使,能力肯定有,也確實得到賈家等勳貴的幫助,但這裡面最主要的還是和太上皇為了權力,拉攏勳貴有關。

所以,他一聽薛寶釵和石仲魁定親之事,第一反應就是有問題。

等聽到夏守忠去了賈家,見了薛蟠之後,又和賈政、賈璉一起連夜去了大興縣,王子騰頓時明白,這事背後站著的人是皇帝。

說真的,王子騰其實也願意投靠皇帝那邊,畢竟太上皇年歲已高,幾年前也有過差點沒挺過來的先例在。

可讓他現在就擺明車馬的投靠皇帝,又真是為難他,甚至是要他的命。

當然他找薛蟠也不是真想抗命,而是打算以薛寶釵還小,把這婚事多拖上幾年,給自己足夠時間去應對。

卻沒想到薛蟠居然再次去找石仲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