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一算,發現養魚居然不比種田差多少。

在場人的心思不由活絡了起來。

高永民等人一高興,被於洪高和石光珠用天色已經臨近中午為理由一邀請,只謙虛了幾句,連同三十幾個鄉紳。

還有前段時間和繕國公家鬧矛盾的禮部七品給事中楊文欽,都一起去了農莊做客。

人太多,最後只能把桌椅凳子搬到院子裡,才讓三十幾個官員、鄉紳和他們帶來的子侄輩入座。

好在今天天高氣爽,雖然有太陽也不顯得熱,大家一起喝茶、閒聊,氣氛到也不錯。

石仲魁雖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除非有人問,否則他就當個木頭一樣,站在於洪高身後。

而眾人大概還想著趁著時間才5月初,不算太晚,也想在自家用十畝、八畝的農田試驗一番。

反正農田大家不缺,即便已經種下了稻子,無非也只是浪費三五畝地,再花費些人力而已。

有了這想法,話題難免再次轉移到稻田養魚上。

石仲魁這次除了說如何挖魚溝,如何看護和管理外,重點講了風險。

甚至,直接告訴高永民,最好試驗個三、五年,等有了經驗再整理成冊刊行天下,才是穩妥的做法。

眾人見他條理清晰,更是毫不隱瞞,有問必答。

心裡感激的同時,幾十個鄉紳一開始也覺得就算是自己親自去做,肯定也能把這魚養好了。

但聽到風險之後,不由猶豫起來。

隨後對石仲魁說的先試驗三、五年的做法,極力讚揚起來。

說他這是老成持重,善待鄉民的做法。

至於是不是有人想著,自己趁機早點搞出來,到時糧價平穩、稻田魚也不多時,多賺點錢的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大家心滿意足之後,接下來的話題理所當然的說道文章和詩詞上面,石仲魁也是有人問,張口就來,開口就切中要點。

雖然顯得有些太謹慎,但在場的人要不就是官員和退下來的前官員,要不就是讀書不行,卻讀了十幾二十年的地主。

反而更喜歡他這種穩重之人。

賈政見這麼多鄉紳、官員都誇石仲魁,加上他自己就是個迂腐保守之人,心裡對他就更滿意了。

不由暗探親女兒賈探春才11歲,家中後輩女眷中,數來數去,還真只有15歲的迎春和14歲的寶釵年齡合適。

目光不由看向身側的賈璉,第一次覺得璉二確實有眼光。

可惜自從上次賈璉、賈珍和寶玉上門暗示一番之後。

石仲魁把婚娶的問題推給了老師和師母,隨後自己又沒任何表示不說,繕國公府那邊更是連翻推脫。

擺明了就是於家和繕國公府也看中了石仲魁,不願意便宜了外人。

而且石仲魁因為修煉小成,僅僅十來天,就比當初賈璉等人相見之時,更加俊朗風姿。

看的第一次見到他的賈政猛然覺得,石仲魁比林黛玉的親爹林如海還要出眾三分。

不由開始猶豫著,要不要等石仲魁高中之日,在榜下捉婿。

可惜賈政就不是個有決斷的人,正猶豫著時,忽聽有人笑著道,“如松賢弟,你這弟子可不像你,反倒和龐世同老大人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