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案首(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要是小三元之後,再拿鄉試第一的解元。
皇帝說不定就會想弄出個吉瑞來,六元獨中,可不就是再吉祥不過的祥瑞了。
想想紅樓世界中,當今皇帝頭上還有個太上皇,這事真不是沒有可能。
有了這期待,別說2把扇子了,要是知府願意,石仲魁立馬送上另外一套扇子。
“仲魁,本官見你好像還沒有字,對吧?”
石仲魁抱拳拜了下去,“不敢瞞恩縣大人,晚生家中長輩早逝,實沒機會得到師長教誨。”
縣太爺嘴角一笑,石仲魁雖然沒明說,但一個教誨二字,無不表明瞭他的意思。
“既如此,本縣給你取個伯謙,如何?”
石仲魁稍微一想,不由暗道這個看起來3、40歲的縣太爺,水平還是很高的。
仲魁的仲字,諧音中舉的中。
本來就有一舉奪魁的意思在。
伯仲之間的伯表示第一,仲為第二,所有用伯字確實很合適。
最重要的還是個謙字。
魁對謙,表示奪魁中舉的同時,還需謙遜有禮。
這話肯定是期待的意思,不是非得做個真君子。
但古人對字的態度,不僅是師長對他的期待,也是讓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方式。
字的重要程度遠比父母在自己還是小兒時,取的名字重要。
今後在官場、親友之間書信、自己留下的文章、作畫上,用的都是姓加字。
也就是說石伯謙這個名字,今後在石仲魁的人生中,用的次數遠比石仲魁多。
“謝恩師賜字,學生這裡有禮了。”
石仲魁雙手拉著長袍下襬,規規矩矩的形了一禮。
見他如此知趣,一點就透,縣太爺高興的撫須笑著道,“起來吧。”
“謝恩師。”
於洪高也不在乎便宜學生是否忙於鑽營,是否沒真的認可自己這個老師。
他的目的非常明確。
用扇子為自己謀劃更高的官職,離開大興縣。
石仲奎也不在乎這個便宜老師是不是正派,更不在乎他是不是謀劃自己手裡的那些古扇子。
除非是會試時的座師,也就是點中自己為進士的主考官。
其他科考主考官和學生之間,雖有師徒之名,卻沒想象中那麼牢固。
要是這位老師沒什麼前途,無非就是逢年過節,送上禮物,再附帶感謝之類的書信。
反之,就不同了。
所以說白了,這種關係一個想找羽翼,一個想找靠山而已。
老師出事,你可以幫忙奔走,卻不用為他賠上自己。
當然,你要是心懷公義認死理,或者別有用心,那就另說了。
於洪高以為連秀才都不是的石仲魁,想不到那麼遠。
卻想不到一個現代人,沒那麼容易對某個人歸心。
即便記住對方的恩情,大部份也只是找機會還回去便是。
而且,這種人就已經是大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