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府試和明清時的規矩差不多,但更嚴厲。

連考三場,考生居然什麼東西都不能帶。

筆、墨、紙張等都由考場提供,吃的也只能果腹,發下來的被子更是一股子味道。

而且天不遂人願,居然連著兩天都下梅雨。

可以說,這次府試考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毅力和運氣。

但凡卷子粘上一滴雨水,就可能被抄寫試卷的官吏用‘留下特殊印記,有作弊收買考官嫌疑’為理由給扔了。

而且答題紙溼了,沒人會再給你新的。

頭兩天,石仲魁不止一次聽到考生大哭,不用猜肯定是雨水打進了監舍,三年努力一朝作廢,任誰都難以接受。

但這對石仲魁更有利,吃的喝的全由空間裡的食物解決。

他還乾脆把考紙和筆墨收進空間裡,用意念寫字,卷子不僅乾淨整潔,字跡更是比親手寫出來的要好三分。

“伯謙,快把你的行文全默寫下來。”

石仲魁在心裡感嘆一聲,自己這個便宜老師還真是稱職。

乖乖的把三天做的文章全默寫下來,於洪高只看了一炷香,就哈哈大笑起來。

“本官就知道劉忠坤那廝,定然會出疏通河道方面的策論。”

以石仲魁後世的眼光來看,於洪高在府試之前讓自己寫的那些策論,其實還有很多改進的地方。

可仔細想想,自己又不是真的任職河道大使,或者接了疏通河道的欽差任務,沒必要寫些這年代官吏眼中,有些另類的辦法。

反而這種四平八穩的文章,雖然不出彩,卻絕對不會出錯。

能不能再次為案首,那就看天意。

見石仲魁看向自己,於洪高收起笑容,撫須一笑,“好了,伯謙連考三日,肯定是累了,早些回家休息幾天,再來我這裡安心讀書。”

石仲魁一愣,來縣衙讀書?

“還楞著幹嘛,快快回家,給你先父母上香告知此事。”

石仲魁有些不解的行禮走出書房,自己便宜老師就不擔心有人非議嘛。

自己可是他取中的縣試案首,再來他家讀書,真的合適嗎?

隨即他就明白於洪高這是保證自己府試能過了。

府試能過,就表示自己不是浪得虛名,而且一路走的越高,就越沒人會懷疑於洪高。

反而很多人會羨慕他能在縣試之後,一眼相中,收了個好弟子。

石仲魁嘿嘿一笑,也就不把這事放在心上了。

來老師這邊讀書,不僅能天天請教,還不用自己弄吃的,洗衣物等雜事。

而且府試這一關過了,就是童生了。

再過院試就是秀才,成績最好的稱“廩生”,有資格拿州府津貼,不至於餓死了。

但想養家餬口,你還是得繼續努力了。

甚至像府城、京師這種地方,對於有人中了秀才的事,很多鄰居都不在意,因為對他們沒任何好處。

“伯謙少爺,您要是還有桃脯和柿餅的話,可以送一些過來。”

臨上馬車時,聽到管家福叔喊自己少爺,石仲魁第一反應就是自己那個師母有意拉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