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顯然不可能盡善盡美。

“有啊!”

張榆的回答很乾脆,也很讓人意外。

你自己都不滿意,那怎麼讓影迷滿意呢?

“能說說麼?”

那記者連忙追問道。

“不能!”張榆笑著說道,“我不能自曝其短不是?何況,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些地方難免不如意。影片時長在哪兒擺著,你想表達的不可能全部呈現,有些東西你不得不做出取捨。”

“至於影片那些地方讓我不滿意,那就下部影片之時再說。”張榆笑著說道,“下部影片肯定會在不滿意的地方做出突破。”

張榆有不滿意的地方麼?

有!

與原版《阿凡達》一樣,採用了上半場文戲下半場動作戲的結構,一條貫穿全片的感情線。

可這部影片的愛情是有著先天不足的,在潘多拉星球上放電的叢林王子只是一個走肉化身,所謂的跨人種愛情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圈套而已。

本來這裡應該更有意思的是男主角與化身之間的互動,片中實際上也提到了一次這種莊周夢蝶式的身份質疑,但劇情沒有沿著這個思路發展。

傑克的真身在片中顯得過於單薄,基本上在這個感情線中沒有任何作為。

這種虛擬愛情毫無感染力。

張榆知曉麼?

自然知曉。

關於原版的影片,張榆並非沒看過。

拍攝的時候,他也曾試圖改變。

不過,最終還是放棄了。

因為這部影片,最有價值部分的娛樂效果充分地最大化了。

這也是影片票房所在。

若是真若出改變,勢必對此有所影響。

取捨之下,張榆自然向票房看齊。

真要拍一部帶給人的心靈激盪的愛情,那拍什麼《阿凡達》,拍《泰坦尼克號》不就得了。

參加完首映,張榆迫不及待的回家了。

而網路之上,電影相關的一些資訊出來。

電影網上,影片拿下九點四的評分。

影評無數。

那些影評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這部電影點評。

不過,這些影評之中都提到了一點:視覺震撼!

另外,不少影評人著重提及影片的特效,以及電影技術等。

“超越好來塢”幾個字更是頻繁出現。

哪怕被這部影片頗有微詞的影評人都不得不承認,這部影片值回票價。

“真不參與路演?”

楊若雪看向張榆,問道。

“影片如此熱度,參不參與,影響不大。”張榆說道。

影響不大,那多少有些影響了。

楊若雪沒說什麼,但心裡還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