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但其影響卻遠沒有結束。

張十三憑藉一部《泰坦尼克號》拿下十二項大獎,打破奧斯卡紀錄。

並且,他個人更是五度登臺領獎。

除了最佳影片是一個集體獎項之外,其他四個獎項可都是個人獎項。

一人拿四獎,而且還是憑藉一部影片。

這絕對是奧斯卡上的一個奇蹟。

這個奇蹟難以複製。

若以後有人能夠打破,那一點是張十三自己。

電影圈之中,並非沒有多才多藝的導演。

其實,很多導演都會些其他的。

比如編劇、剪下、攝影等。

當然,像張十三這樣自己配樂,創作主題歌的幾乎沒有。

哪怕是歌手轉型的導演也是如此。

而像張十三這樣能拿獎的,那就唯他一人了。

他不僅拿獎,而且還是拿奧斯卡獎。

這或許也是他為何在國內被神化,在國外也逐漸神化的原因。

神之所以是神,那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兒。

張十三顯然做到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兒。

“張導,《泰坦尼克號》拿下十二個獎項,打破奧斯卡獲獎紀錄。對此,你有什麼感想呢?”

頒獎典禮之後,張榆自然毫無懸念的成為了媒體追逐的焦點。

因為他是這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最大的贏家。

無疑也是最為耀眼的電影人。

“高興的同時,也感到了撲面而來的壓力。”張榆說道,“毫無疑問,影迷會對我下部電影的期待值無限拔高。這對於我來說,恐怕真不是什麼好事兒。”

壓力來至哪裡?

無疑就是影迷的期待值。

《泰坦尼克號》讓張十三站得太高了。

那麼他想要再進一步,自然就更加困難。

“那張導,你下部電影有計劃了麼?”

記者連忙問道。

他對張十三的新片都期待不已了。

“我準備儘快把我構思的電影世界打造出來。”張榆說道,“導演.暫時沒什麼好的想法。”

“那你為何不親自執導你構思的那電影世界呢?”

有媒體記者追問道。

“太忙了!”張榆說動,“我那電影世界乃是有許多電影構成,若是自己執導,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成型。所以,我的計劃是找一些靠譜的導演一起完成。”

“張導對於你這次五次登臺領獎有什麼感想呢?畢竟這是前所未見的。”有記者問道,“你在音樂上的才華也備受歐美大眾認可。而你本人也是歌手,那你有沒有想過出張英語專輯,或者在歐美開個演唱會呢?”

張榆一聽,卻是一愣。

出英語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