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過來的影片,口碑跟原版比起來,有好有壞。

不過,票房似乎就沒有比原版差的。

這讓張榆引以為傲。

可惜難以跟人分享。

《泰坦尼克號》和《鋼鐵俠》等影片,票房比之原版也有那般漲幅的話,那票房恐怕就有些驚人了。

《鋼鐵俠》或許還有可能,《泰坦尼克號》顯然就懸了。

畢竟這個世界的市場潛力就那麼大,而原版《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有十分驚人。

比原版票房高,那麼“漫威電影宇宙”的眾多電影累計票房又會有多少?

想想都難免有些小激動。

張榆即便對原版做了不少改動,可累計票房肯定比原版高。

畢竟,新增華國角色,而這顯然更讓國內影迷有了代入感。

不說別的,華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的票房,肯定遠超原版。

當然,顯然說這些為時尚早。

如今也只能算是張榆的一個期頤而已。

《海盜2》和《金剛》兩部影片制霸今年暑期檔。

準確的說是制霸全球暑期檔。

不說壓著好來塢的大片打,但從票房來看,的確略勝一籌。

這無疑說明,華語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無疑越來越大了。

不過,這兩部電影都與張十三有關,卻讓國內外沉默了。

國內沉默,那是因為似乎除了張十三有關的電影之外,其他華語電影雖然也走出了國門,可很難取得這般成績。

而國外沉默,卻被張十三“編劇”能力驚得沉默了。

他還真是高產啊!

不少人驚歎,張十三這是以一己之力,將華語電影推向了國際啊!

《金剛》上映不久,《建國》定檔國慶。

這部全明星陣容的影片,一些訊息傳出,瞬間就引得網路熱議。

當然,也少不了質疑。

明星堆砌的電影能是好電影麼?

是不是好電影難說,但影迷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卻很驚人。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成為國慶檔最受期待的電影。

何況,除了這部電影,也就幾部小成本影片上映。

想不成為最受期待的電影都難。

其他大片呢?

基本上都有默契,像《金剛》選擇了提檔,自然也少不了有延檔的。

反正選擇了避開這部影片。

張榆自然不會參與《建國》這部電影的宣傳。

這部電影其實也不用怎麼宣傳,直接公佈演員名單就已經吸引了十足了。

當然,相應的宣傳顯然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