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十三是國內第一個以編劇身份參與票房分紅之人。

但他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不過,想有他那麼高的票房分紅,恐怕可能性很低。

或許壓根兒就沒有。

畢竟張十三編劇作品的票房在那兒擺著。

別說國內,恐怕好來塢那些著名編劇都只能望其項背。

多產,而且部部高票房。

張榆或許不是作品最多的編劇,但絕對是累計票房最高的。

或許要不了多久,他就是最多的。

去年五部影片,前年更多。

何況,部部高票房,那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張榆和楊若雪在老家終究還是沒呆多久。

除了工作上的原因之外,也有孩子上面的考慮。

張榆工作其實挺忙的,而楊若雪復出之後,接蹤而來的事兒也很多。

何況,兩人都是閒不住的人。

兩人回到中海,春節檔觀影高峰期已過。

《長津湖之水門橋》一週票房過二十五億。

不過,觀影高峰期一過,單日票房自然滑落。

五十億或許能破,但如網上推測的那般,想要超越第一部,恐怕可能性不大。

初七過後,很多公司已經復工。

十三影視自然如此。

其實,影視行業假期其實是不定的。

不少明星藝人最忙的時候,其實就是假期。

“花姐要不要這麼拼?大過年的,不休息休息?”

張榆看向王梅。

他剛到公司,王梅就找上門來了。

估計是守著他呢。

“你們年輕人都這麼拼,我們這些人若再不努力,豈不是要被時代淘汰?”王梅笑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啊!我好不容易混到今天,可不想那麼早被淘汰。”

淘汰麼?

顯然不會。

王梅在萬盛影視一把手的位置坐得穩穩當當。

萬盛集團那邊對她的工作可是很滿意的。

十三影視若說是盈利最大的影視公司,那麼萬盛影視就是第二。

張榆那些電影,萬盛影視基本上都是第二大投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