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把馮永清都看哭了(第1/6頁)
章節報錯
楊若雪並沒再劇組呆多久。
當天就離開了。
《盜夢空間》有條不紊的拍攝著,很快就到國慶。
《我不是藥神》的首映張榆並沒有去。
這讓寧遠在首映上忍不住當著各大媒體“炮轟”了他一番。
怎麼著?
這部影片不就是被我領養了麼,難道就不是你孩子了!
寧遠這番話一出,頓時讓人無語。
不過卻也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張榆是編劇,那影片就是他的孩子。
只是這個孩子是被寧遠這個導演養大的。
那用“領養”這個詞,似乎也很貼切啊!
那麼張榆自己執導的影片,那不就是相當於自己養大的麼?
不過,張榆即便沒參加影片首映,這部影片還是很受關注的。
宣傳力度足,而且影迷對其期待值也高。
這點從影片拿下國慶檔最高排片就可以看出來。
這部影片是現實題材的電影,內容太過於厚重了。
而就是這種厚重之下,讓人感覺到心靈震撼的電影。
張榆寫這劇本之時,他特意查了一番。
這個世界,還真有“藥神”。
不過與原版真人不相同,與電影中的人物也不相同。
可影片也算是真人真事改編了。
原版《我不是藥神》拍得很好,雖然把主角塑造成一個賣保健藥的落魄老闆,但最後的戲劇性衝突,以及對人性的把控真心挺好的。
張榆雖然沒參與影片宣傳,甚至沒參與影片首映。
可他依舊是這部影片的一大賣點之一。
不少影迷因為他而進入影院觀看這部影片。
圈內不少電影人也是如此。
比如之前風頭正盛的導演陳山。
他還拉著忙著《侏羅紀公園》後期的張航一起。
“怎麼,怕這部影片在金龍獎上對你那兩部影片造成威脅?”張航笑著說道。
“若真能造成威脅,那麼這部影片豈不是更值得觀看?”陳山笑著說道,“這部影片,據說寧遠就是為了拿獎拍的。”
“是麼?”張航一笑,說道,“那這部影片還真值得期待一下。”
陳山和張航不過只是其中之一。
張榆的老冤家馮永清也是第一時間進了影院選在觀看這部影片。
他這段時間銷聲匿跡,不過是在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