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方又不是十三影視一家,自然不會是什麼象徵性的給點。

他們的片酬,十三影視也有錢拿的。

藝人收入,公司提成。

片酬越高,其實對十三影視越有利。

當然,其他投資方也不是傻子。

十三影視也不會太過。

內那必要。

給夠片酬,更多的估計還是替藝人考慮。

“預算是七、八億吧,至於具體是多少,那得製作完成才知曉。”張榆說道,“或許,我又超支了呢?”

張榆拍影片,基本上都會超支。

尤其是《變形金剛》直接超支兩三億。

這才讓人開始關注這個。

不過,正是如此,影迷對張榆執導的影迷很放心。

一個精益求精,為了拍好影片,不惜超支兩三億的導演,難道還會拍攝出什麼粗製濫造的影片不成?

張榆出品,必輸精品。

這可是他用一部部影片積攢起來的名聲。

“張導,能談談你對這部影片的創作靈感麼?”

有媒體記者問道。

張榆的創作靈感太過驚人了。

一部影片接著一部影片。

問題還在於質量都很好,而且很多影片創意十足,讓人拍案叫絕。

“這部影片的靈感來至於一個典故:莊周夢蝶。”張榆說道,“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我就在想,我們是不是處於某個人的夢境之中!”

是否處於夢中?

張榆不止一次這般懷疑了。

可若這真只是一個夢,那就讓這夢繼續。

不過,在場之人顯然對張榆這話沒多大感觸。

我們是否處在夢中?

這不是廢話麼?

我們怎麼可能處於夢中。

大白天的,白日做夢啊?

張榆看出眾人的反應,卻沒說什麼。

或許等影片上映之後,你們就會明白這話到意思了。

媒體記者此時顯然對“莊周夢蝶”這個哲學命題沒什麼興趣。

“張導,你會在影片之中探討‘莊周夢蝶’麼?”

這部影片顯然是一部商業大片,若是新增一些哲學探討......

這難免讓人擔心啊!

“那只是靈感來源,與故事本身沒多大關係。”張榆說道,“不過,影片之中會涉及真實與虛幻的情節。”

這情節顯然就落到了盜夢者和魅影身上。

不過,其實整部影片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