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贏了,那是因為這場約戰,張十三的《臥虎藏龍》走向了國際,揚名好萊塢。

可華語電影也輸了是什麼意思?

因為這場約戰,金龍獎遭到質疑,這難道不是華語電影輸了麼?

金龍獎可是華語電影最具權威的獎項。

金龍獎遭質疑,那麼金龍獎在這場約戰之中無疑才是輸家。

金龍獎輸了,不就是華語電影輸了麼?

若不是約戰,馮永清還會獲得最佳導演麼?

恐怕未必。

“張十三:華語電影贏了,也輸了。”

張榆這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引起了無數人的反思。

當然,也激起了無數影迷的怒火。

張十三坦然承認自己輸了,卻毫不在意。

從此可看出,他對這場約戰,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

他只是以此為激勵,拍出更好的作品,讓華語電影走上國際。

而他做到了。

可最終卻遭背刺!

這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悲哀。

而他承認自己輸了,在許多人看來,對於贏了的馮永清卻是滿滿的嘲諷。

相對而言,馮永清的表現就讓人作嘔了。

他太在意個人勝負,甚至最後不惜動用關係,拿下這屆最佳導演獎。

結果導致金龍獎失了公允。

他只在乎自己的勝負榮耀,根本沒想過讓華語電影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兩人立意不同,高下立判。

張十三輸了麼?

不!

他贏了!

而且贏得很徹底。

他失了金龍獎最佳導演,卻贏得了影迷的心。

馮永清贏了麼?

沒!

他輸了,而且輸得很慘。

那個最佳導演的金龍獎小金人在他手上,如今無疑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看看網上,除了水軍,幾乎是一片謾罵之聲就可以看出來。

他的名聲因為這個最佳導演臭了。

網路之上,輿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