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理解錯了麼?

錯了就錯了吧!

張榆自然知曉媒體誤會了他之前話語的意思。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宣傳嘛,不製造話題,宣傳效果怎麼好得起來?

“怎麼才算勝過啊?”張榆說道,“口碑,還是票房?”

“兩部影片型別不同,如何比較?”張榆接著說道,“《瘋狂的石頭》票房過億就能回本,而《封神》若投資真破三億,票房沒個十億,怎麼回本?”

《封神》宣傳上說的是投資破了三億。

至於究竟多少,估計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不過,張榆感覺應該是有水分的。

圈內這種事兒很常見。

製造聲勢嘛!

就如《封神》還打著衝擊國際市場的噱頭呢!

那些媒體記者,顯然是想將兩部影片架在一起烤,把事兒搞大。

張榆自然樂見其成,十分配合。

整個釋出會顯得十分和諧。

當然,張榆也不會傻乎乎的把這宣傳活動當成他的個人秀場,時不時的還是會把話題轉移到寧遠,以及影片其他演員身上。

一場釋出會結束,那些媒體一報道,《瘋狂的石頭》和《封神》這部影片聯絡更加緊密了。

宣傳上,《瘋狂的石頭》可謂佔盡了便宜。

不過,如此也並非沒有風險。

就像如今,網路上嘲諷之聲不斷。

一部小成本喜劇片,竟然敢拿來跟一部投資破三億的大片相提並論。

憑什麼?

你的臉呢?

尤其是《封神》主創對《瘋狂的石頭》的極為不屑,無疑更讓這種聲音多了起來。

其中導演馮永清更是對張榆和寧遠毫不避諱的嘲諷。

他們也懂電影?

不過是運氣好拍了一部口碑不錯的電影,就以為自己懂電影,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

這無疑讓彼此火藥味更濃。

當然,這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比如馮永清說張榆和寧遠不懂電影,甚至還提到《活埋》。

他話裡話外無非是若讓他拍這樣一部影片,肯定會比寧遠拍得好。

至於張榆在影片之中的表演:演技勉強,略顯浮誇。

換著任何一個演員,多拍幾條,也能達到那樣的效果。

《活埋》那部電影之所以成功,那純屬是他們運氣。

而這樣的人走不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