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為何提及這事兒?

或許是怕張榆情緒失落。

《我是唱作人》幾乎是張榆一個人帶火的。

而他也是這個節目的收視保障。

可這樣一個人,他要退賽,節目組竟然不再出面爭取一下。

這難免讓人有一種心裡落差。

當然,張榆心理並沒有王梅擔心的那般脆弱。

他並沒有什麼情緒失落,只是有些疑惑而已。

而他也沒有糾結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或許是王梅之前與節目組已經談好的緣故,或許是節目組可能認為沒法挽留, 所以就不浪費彼此時間。

不過,張榆聽王梅這麼一說,哪兒還不名明白。

張榆或許撐起了這檔節目,可換一個角度來看,他對這節目的良性發展已經有些阻礙了。

若是一個節目,靠一個人撐起, 那麼這節目算是好節目麼?

而這節目還有下一季麼?

張榆表現太亮眼,讓其他選手都黯然失色。

《我是唱作人》成了張榆的個人秀, 這無疑偏離了節目的初衷。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張榆的存在,已經讓節目難以為繼了。

癥結自然在補位唱作人身上。

邀請不出名的,顯然容易導致節目開倒車。

可邀請那些出名的唱作人,誰願意?

張榆太強!

不管哪個唱作人登場都淪為其陪襯。

這誰願意啊?

自己成名多年,卻拿著新歌去參加節目,沒有一鳴驚人,還給一個新人做陪襯。

吃力不討好。

得不償失!

可若張榆走了呢?

那麼那些腕兒唱作人,還會拒絕華視的邀約麼?

畢竟,《我是唱作人》這節目已經火了。

哪怕張榆退賽,受到影響,但若補位唱作人名氣夠大,作品夠好,恐怕受到的影響也有限。

這節目的品牌如今已經樹立起來了。

不管什麼原因,因誰而樹立的。

節目需要良性發展。

靠一個人撐起的節目難以長久。

“準備什麼時候回中海?”

王梅見張榆反應, 不再繼續那話題,隨即問道。

這年輕人的心理比想象的要強大。

也是哈!

一個還沒出道就被罵得那麼慘, 若心裡素質差了點, 恐怕早抑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