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雪母女成了聽眾。

張榆這些天泡圖書館並非毫無所得,知識貯備量驚人,什麼話題都能聊一聊。

而昨晚有對戲曲做了一番瞭解,談起來,也並非什麼都不懂。

馬盛蘭在旁聽著,看了楊若雪一眼,眼神之中閃過震驚之色。

這小子學識似乎有些淵博啊!

他不是學音樂的麼?

聊起了興致,時間就過得很快,一起吃了午飯,張榆和楊若雪配著去中海轉了轉。

晚上,吃過飯,眾人一起去了會場,準備看演出。

張榆對戲劇的瞭解,不過是昨晚臨陣磨槍,純屬紙上談兵。

他這是第一次看戲劇表演。

哪怕看電視時調到了戲曲頻道也毫不停留。

不過,真正現場觀看,卻別有一番魅力。

“唉!”

演出結束,馬老爺子忍不住嘆了口氣。

“小榆,你說戲曲為何就沒落了呢?”馬老爺子開口問及張榆。

這話還真不好說。

“這不是座無虛席麼?”張榆掃眼會場,說道。

“這才多少人?而且很多都是邀請而來的。”馬老爺子搖頭,說道,“你看看,觀眾之中,有幾個年輕人!或許,再過些年,誰還知道戲曲。”

“不會的。”張榆搖頭,說道。

戲曲為何沒落?

網路上並非沒有人分析過。

比如題材內容與時代脫節,節奏太慢,現代傳媒技術迅速發展和娛樂多元化等等。

“現在願意學戲曲的年輕人也不多了。”馬老爺子看了一眼楊若雪道,“若學這丫頭為了不學戲曲,不就逃到中海來了麼?”

張榆有些驚訝的看向楊若雪。

難道她真是為此才來中海讀書的。

“外公,哪有!”楊若雪說道,“我來中海讀書,原因何在,您還不知道。”

“唉!”馬老爺子笑了笑,又嘆了口氣,道,“你們說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關注戲曲呢?”

“爸!”

馬盛蘭忍不住喊了一聲。

“也是!跟你們說這些幹嘛!”馬老爺子笑了笑,說道,“老了,嘮叨了!”

張榆等人聽著有些不是滋味。

一個將戲曲愛到骨子裡的人,卻親身經歷了戲曲的沒落。

這對一個老人來說,無疑是殘忍的。

這時,一群人走了過來。

有戲曲協會的,也有主辦方的人。

馬老爺子在戲曲圈子中的地位,還值得他們前來見一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