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墨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一名士卒跑了上來,對著公孫羽拱手道:“統帥大人,有位叫安陽的男子求見。”
“安陽?”公孫羽有些驚訝,李牧的徒弟跑衛國來了?驚訝以後公孫羽揮了揮手:“請他上來吧。”
“韓兄,你可要見見李牧的弟子?”公孫羽看向韓申說道。
“李牧?他收徒弟了?”
“嗯,是收了一個,天賦還不錯,不知道現在實力如何,是不是還是被我吊著打。”
很快,安陽被士兵帶到了城牆上,看到公孫羽與韓申,安陽笑著打起了招呼:
“公孫羽,好久不見。”
“你這小子跑衛國來幹嘛,李牧兄如何了?”
公孫羽臉上也浮現出一抹笑容,安陽的天賦可是讓公孫麗姬愛上了練劍,雖說她現在實力依然不怎麼樣,但也達到了二流境,至少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路過,過來看看。”安陽笑著回答,眼神落到了韓申身上看著對方穿的衣服有些眼熟,問道:
“不知這位是?”
“這是墨家統領韓申,我的朋友。”公孫羽介紹道。
墨家?
安陽微微皺眉,說實話他對墨家感觀並不好,墨家思想是好的,但有些問題,反對侵略性戰爭。
從墨子的生涯中來看,哪裡有國家強的欺負弱小的,墨子就會思考一下,幫還是不幫。
如果弱小的一國的國君大臣在短期內並沒有犯下大錯,那麼墨子就會率領下自己的門下弟子參與防禦。
幫助弱小,阻止侵略國打贏戰爭。
這種思想很容易產生主觀臆斷,何為有罪,何為無罪這個東西很難定義。
若是當初楚國包裝一下,或者使用點手段,將自己設立成正義的一方,墨家就會去幫助楚國攻打宋國。
所以墨家這種思想很容易被人認為是牆頭草,原則上看上去很強,不過現實很容易被矇蔽,容易被人當槍使。
相比之下安陽更喜歡道家,道家也反對戰爭,道家是反對所有戰爭,不管是侵略者還是正義的復仇之戰,道家都反對。
道家完全是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想,認為不管誰有罪誰無罪,受罪的都是老百姓,打仗是錯的。
道家對於戰爭不會出手阻止,但講究要求要尊重對手,哪怕是贏了也不能侮辱對手,而且道家思想也更容易變通。
就比老子,他是反對戰爭的,但是並不是完全不用戰爭,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老子也是提倡“以戰止戰”的,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是需要隨時做好戰爭的準備。
墨家的思想缺陷很大,若是完善一下還行,但可惜誰會改祖師爺定下的規矩?
不管心中如何看不起對方,但自己也算儒家的人了,自然也得拿出兩大顯學之一的氣度,安陽作揖道:
“原來是墨家統領,在下安陽。”
……
這章劇情沒怎麼推動,倒是有點像科普吧……看網文的時候學習一下?我保證這是最後一章……接下來就是韓國了。
雖然知道這樣容易被噴,但還是說一下吧。
雖然墨家思想是好的,但真站不住腳,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就比如他講究人與人之間平等……無論君王,還是父母都是平等的?
看似是站在平民角度,但仔細想下去就有問題。
而且還有他居然和法家一樣推崇愚民,這個愚民不是字面意思,是控制民眾的思想,不讓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老子和孔子有些說的話中字面意思也有愚民的意思,但仔細想想就知道。
他們主張的是民眾可以學習但不能全知道,聽君主的話,按照君主的意思做就行,但不能全都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只能知道個大概。
也就是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別去知道,這是為了民眾好,和法墨兩家的愚民思想不是一個東西。
就像現在的桃……算了有些事情不能說要不然這書容易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