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痴迷於蒐集古籍,根本上是源自對死亡的恐懼,對長生的追求。

數十年間,陳繼業蒐集了不少關於大乾朝的典籍,透過蛛絲馬跡的串聯與猜測,自認為發現了歷史真相。

大乾聖皇立國登基,靠的是仙人支援!

這個結論與當今史書記載相左,不為史學家認可,畢竟陳繼業讀的是野史。

“人生之苦,莫過於求不得。”

陳繼業目光復雜:“或許那仙人故居,不過是祖先翻牆去玩,遇到了個會講故事的道人,這世上哪有什麼仙人?”

新時代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滾滾而來,陳繼業已經不相信誌異傳說,畢竟連佛道二教都開始變化。

信眾信仰的是教義,而非神仙!

周易猜不到陳繼業複雜心緒,也不會去施法探索人的神魂,如同真的酒館掌櫃歡迎客人。

“朱先生來了,快請坐。”

“兩壺酒帶走?客官稍等!”

“張老闆先帶幾天菜,廚子以後會有。”

“……”

梨花白味道在京城堪稱絕頂,好酒的喝一次就忘不了,大清早就來打兩壺。

周易忙不得的招待,如同旋轉不停的陀螺,身上離群索居的仙氣兒愈發稀疏,愈發像個凡人。

人忙碌起來,時間過得飛快。

夜間回崑崙洞天修行,庭院中只留個幻影,白日裡忙碌著招待客人,不知不覺酒館開了半年之久。

陳承業、盧博等人是聞名雲洲的千年世家,由於經常來酒館吃飯,慢慢吸引了不少其他世家子弟,又因為梨花白獨一無二的品質,慢慢成了老財聚會之地。

老財們的裝扮都差不多,四方巾,長衫,柺杖,以及啪啪啪作響的黃金懷錶。

布料自然是最上等的手工,長衫不起眼處繡上家族標誌,柺杖看似木質實則實心精鐵,鑲嵌鴿子蛋大的翡翠。

黃金懷錶也不是機器產物,誰用量產貨必遭排擠鄙夷,必須是匠人手工製成!

別看一身的金銀財寶,老財們聚會從來不談錢,忒俗,必須比祖宗,聊傳承。

譬如陌生的兩個老財相遇,先得盤一盤各自的祖先,你家祖上是三百年前的郡王,我家是五百年前的親王,那就是高你一頭!

隨著老財們匯聚,秉著新老不相見的原則,新興家族從不來有間酒館。

倆種人見面就互相嘲諷,一個說小土鱉沒文化,一個說老不死埋半截。

有間酒館還因此遭人針對,寧德坊的差役不知受誰指使,氣勢洶洶的來查賬目,說是有人舉報少交了商稅。

周易取出個金元寶,當著差役的面,輕鬆的捏成了標準的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