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始帝自稱得遇仙緣,於崑崙山潛修,遂改為仙。

慶國史官文吏翻遍大乾千年藏書,從未尋到“崑崙”二字,又恐懼於陛下威嚴,只得從古書中生搬硬套解釋來源。

知曉內情的官吏笑笑不說話,多數不知曉內情的官吏,只當世上真的有崑崙山。

皇宮。

上陽宮。

太始帝秦正目光掃過殿中臣子,目光冷厲,先天氣勢與皇帝威儀鎮壓下,體質弱的文臣忍不住雙腿顫抖。

“張將軍,近些日可有崑崙蹤跡?”

“回稟陛下。”

張將軍躬身出列:“臣遣十萬鐵騎,自東海邊兵分兩路,沿岸向南北行軍,遇山川河流皆仔細探索。如今已經掃蕩雲洲五成地域,並未尋到崑崙山!”

太始帝下令道:“太慢了,再遣十萬大軍,並各州府軍卒協力,十年內滌盪雲洲!”

“遵旨。”

張將軍躬身領命,太始帝打下了慶國大半領土,在軍中威望無人可及。

莫說搜尋虛無縹緲的崑崙山,縱使仙人當面,太始帝一聲令下大慶鐵騎也悍然衝鋒!

“還請陛下三思!”

當朝首輔出列,面露難色:“國朝初立,根基不固,宜休養生息。如此大規模調兵,不止國庫難以承受,百姓也會揹負大量勞役。”

“陛下,昨日收到八百里加急。”

戶部尚書出列說道:“寧安府、明府、陽山府等地發生旱災,三月不見片雲,還請先行準備賑災糧,以免發生民變。”

又有大臣出列,勸說道:“仙人、長生之說自古虛妄,陛下年富力強,切勿沉溺於此,耽誤國朝。”

“臣附議!”

“陛下三思!”

一連十幾位大臣出列,請求太始帝收回軍令。

“夠了!朕現在清醒的很,心中自有考量。”

太始帝喝止群臣,目光看向錦衣衛指揮使,問道:“佛道偽經之事,查的如何了?”

“回陛下,近半月又查抄了十三處誦讀偽經的寺廟道觀,全部送去軍中勞役。”

劉錦躬身道:“臣敢立軍令狀,一年內本朝偽經絕跡,三年內雲洲諸國再無人敢誦偽經!”

“很好!”

太始帝誇讚道:“劉愛卿放手去做,凡汙衊玄霄道祖之人,便是朕的敵人,可論謀逆之罪,誅九族!”

太始帝知曉劉錦是奸佞小人,不過在打壓佛道上面,也唯有心狠手辣的奸佞才能用。以佛道二教的底蘊,換任何人來做,只能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