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趙恆年歲約五六十,面容清瞿,帶領官吏巡視挖渠進度。

“抗旱之法,無非向百姓發放活命糧食,嚴防官吏貪汙,組織民壯開渠、挖井!爾等食君之祿,須同心戮力,抗旱救災.

講話時似模似樣的挖了幾下,引得諸多官吏紛紛效仿,讚歎趙御史與民共苦。

其中有擅長詩詞的官吏,一連做了幾首詩拍馬屁,命人雕刻成碑立在洛水河岸,以供後人瞻仰。

天上。

周易等人藏在雲中,俯視地面官吏所作所為,同門議論紛紛。

“這溝渠長度,挖三五個月也不見的能引水,那時候都秋冬時節,哪還用得著灌溉?”“不止如此,來時沿途打了許多井,也沒見有哪口出水,官差仍在催促挖井!”

“這人看面相是個清官,怎麼這般浪費人力物力?”

賀師兄幽幽說道:“人家這不一直在救災?”

“賀師兄看得通透!’

周易點頭道:“官差必須抗災,所以挖井、挖渠不能停,無論百姓有沒有得救,只要還在抗災.那就是朝廷的能臣幹吏!”

說話時,揮手催動劍光,落在一處枯井當中。

飛劍旋轉著穿透二十餘丈土層,刺穿岩石,地下水噴湧而出。

附近正在打井、挖渠的百姓,見到井中冒出一股股清水,忍不住歡呼。

“出水了!出水了!”

“好甜的水!’

“定是河神保佑,二狗子,你還敢罵河神不降雨?’

“可不敢了,我這就去給河神上香!”

枯井出水,宛如神蹟,洛水沿岸素有河神傳說,老百姓自然認為河神保佑。

天上。

賀師兄沉吟片刻,恍然道:“朱師弟打算救災?”

“原本打算尋個救災不力且合適河段,蹲守等河神祭祀,現在看來得主動創造了!’

周易說道:“凡人血食對大妖修為早已無用,或是口腹之慾,或是威懾百姓。若是潭州兩岸僅有一處河神祭祀,蛇妖焉了保證威嚴,大可能會露面。”

“此法甚妙。”

同門點頭稱讚,蛇妖進了陣法便在劫難逃。

賀師兄提醒道:“所有水井出水,偏偏一處乾旱,讓蛇妖生了疑心,便前功盡棄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周易目光掃過地面百姓:“至少解救了潭州百姓,縱使任務失敗,也積了善功。”

一名同門說道:“這善功可不便宜,四萬靈石,足夠讓慶國換幾個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