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七年。

元月剛過。

隆安帝召叢集臣,言稱本朝天數已盡,而自古帝位賢者居之,理應讓位於楚王。

百官體恤上意,無不稱善。

周平安三請三辭後,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登基後敕封隆安帝為安樂王,其餘大慶宗室各有封賞,幾乎沒有經歷刀兵,便平穩過渡。

天下官吏無不稱讚,陛下仁德。

次年。

改元平安,大肆敕封周氏族人,尊周易為太上皇,興建武神廟、聖祖廟。

……

日升月落。

春去秋來。

恍惚間就到了平安六年。

平安帝的龍椅越坐越穩,百姓官吏言語之間,只有大周如何如何,再沒人提及前朝,彷彿大慶是很遙遠的事。

“原來遺忘是這麼快的事情!”

周易盤膝坐在雲海當中,山風吹過,衣衫獵獵作響。

“凡人壽元短暫,尚且如此善忘,咱家活的久了,說不得連自己是誰都忘了。”

念及至此。

周易不禁心生警惕,無論憑空而來的武道天賦,還是逐漸淡漠的心性,都不似尋常事,彷彿冥冥中在發生恐怖的變化。

“咱家……不能忘記自個兒!”

旋即起身走下雲海,踏階而下,一步一雲蓮,回到矗立山頂的聖祖宮。

宮殿覆蓋方圓數十里,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值守的宮女內侍見到周易,紛紛叩首跪拜。

這座宮殿徵用十萬勞力,耗時五年方才修成。

“既然愈發性子淡漠,不喜奢靡,那咱家偏偏就反著來!”

周易目光幽寂,來到主殿,吩咐內侍取來空白冊子,提筆開始書寫。

“平安六年,三月廿九,天朗氣清。觀雲海,參悟武道,略有所得……”

詳細記錄下昨天發生的事,吩咐內侍將日記擺放在偏殿,方便日後時常翻閱,透過恢復記憶鞏固本我性格。

……

平安十二年。

秋。

一道劍光橫貫天穹,落入宮殿化做人形。

“貧道……呸呸呸!”

周易連連唾棄幾聲,本督公不禮佛不通道,不知為何總是無緣故的自稱貧道,這可不是個好習慣。

“咱家十年不殺生,當真動起手來,不見絲毫生疏。”

半月前平安帝上山祈求周易出手,斬殺鎮北王族人,待其群龍無首之際,朝廷大軍順勢揮師北上。

周易沒有拒絕,一路遊歷至北疆,一劍將鎮北城劈成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