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森嚴,從外牆通道一路走至太和殿,梅長彥才知曉一個千年王朝的底蘊。

從前殿行至寢宮,所見盡是高大巍峨。

亭臺樓閣、宮闕建築、水榭庭院、雕欄玉砌,百花樓園......一應俱全。

巡邏禁衛的整齊腳步,白衣黑褲的宮人們的低聲細語,

這樣宏偉的建築群落,沒有半點喧囂,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梅長彥看了一陣,最後將目光匯聚在身前的少年身上。

少年年紀不大,只有十一二歲模樣,一身衣裳並不像達官貴人那樣精緻華美。

他身後揹著一隻長條箱子,與少年體型格格不入。

少年若是皇親國戚,怎會穿得這麼寒酸?

可要是大內高手,年紀又是不是太小了一些?

出神之際,少年突然減慢腳步,右手一抬,將一顆石子吸附在手中,指尖一彈,將石子擊飛出去。

只聽屋簷上傳來一聲悶響,一道黑色身影從屋簷墜下,嗚咽著叫喚一聲,迅速竄入拐角消失不見。

少年右臂上的青筋消退下去,衝身旁人微笑道:「無事,是一隻貓,捱了我一顆石子,以後就不敢來這兒了。」

梅長彥看著發生的一切,嘴巴怎麼都合不攏。

還真是一位高手!

穿過一個石拱門,二人踏上長廊。

走到此處,人影多出一些,終於有了些生氣。

一路行走,碰到不少內臣,他們瞧見白衣少年的身影,紛紛頓足擺手,道上一句「小李大人」。

梅長彥對白衣少年更是敬畏。

歷朝歷代,無論哪個國家,內臣都是最敷衍趨勢的人,這樣的人由衷地擺出一副恭敬態度,看來這位「小李大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

不論這位「小李大人」身份究竟如何,與這樣的人交好對以後的官場生活一定沒有壞處。

梅長彥心中算盤打得啪啪響,眼珠子溜達幾次後,伸手揪住了少年衣袖,小聲道:「在下心中有一些疑惑,小李大人可否解惑迷津?」

少年道:「直言無妨。」

梅長彥心中揣度一二:「江湖人替陛下做多大的事情才能拿到這塊令牌?」

說著,他將令牌取了出來,攤在掌心,伸至少年面前。

少年看著令牌,沉默片刻,面色複雜道:「你是如何得到這塊令牌的?」

梅長彥看見少年的臉色變化,立即回覆:「是一位少女交由我手,具體事情有些繁多,小李大人若是願意,等出了宮城,我們可以尋個茶館慢慢聊。」

少年眯起了眼睛,左手拍了拍劍匣。

梅長彥的心思並不難猜,無非是想要與他拉近關係。

這幾個月的宮廷生活,他常伴在皇帝左右,在一些官員口中漸漸成了皇帝的心腹。

他知曉自己年紀不大,鬥不過那些官場沉浮許久的老狐狸,為了防止自己被有心人利用,他乾脆兩袖一甩,當起了充耳不聞的自在人。

少年笑笑不答,雙手攏在袖中當起了啞巴。

梅長彥見少年這般模樣,自知自己心思被少年猜透,訕笑一聲衝身旁人拱了拱手,賠笑道:「是在下孟浪了,小李大人莫要放在心上。」

走過拐角,有幾個內臣站在欄杆前,其中一人見到少年,雙眼從灰雲中跳出,驟然放光。

他小步向前,不發出一丁點聲音,徑直來到少年身前,小聲喚道:「哎喲,小李大人,您今日兒不是修沐麼,是什麼風將您給吹回來了,怎不讓那些下人早些通知雜家,雜家也好早些出去迎您進宮啊!」

少年向眼前內臣推

了推手,笑道:「今日我去雲霖書院瞧瞧,正巧有夫子送推薦信給陛下,我便替他跑個腿,這個時辰,陛下可是休息了?」

這位雙鬢白染的內臣姓劉,是皇帝陛下幼時的大伴,一輩子跟隨在陛下左右,深受寵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