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兒,不用準備中飯了,咱家不是被秦狗佔去三畝地麼,馬上去縣衙遞狀子!”

民憤漸起,偌大的縣衙鼓聲不斷,縣衙門口到達小腿深的塵雪,被踩成一片薄冰。

坐在門口處一身青色官服的縣丞看著門口排成長龍的隊伍,不由苦笑一聲,“怕是今晚,都睡不了覺了。”

另一邊的主簿忍不住罵道:“有空調侃,不如來幫我謄寫狀子,我的手一直沒有停下來過,縣衙裡頭三個師爺都不夠用!”

城中百姓對秦家積怨已久,一些識字的在家中就已經將狀子寫好,至於一些大字不識的人,便以口述形式告知給縣衙主簿、師爺等人幫忙謄寫。

林厭離和李竹酒見縣衙中的師爺確實辛苦,便幫忙抄錄,二人坐在大堂下,手指動得飛快。

,一天下來,光是狀子就裝了兩個木箱。

臨近縣城的一些村民聽聞訊息,也紛紛乘坐驢車趕來,其中便有姚家鎮的村民,那位瞎眼老婆婆在人群中很是顯眼。

如此大的年紀還隨著人群一起來到此處,一來是為了給她慘死的孫女翻案,二來是為了向仙家當面道謝。

老婆婆挎著一個菜籃子,籃子中放滿雞蛋,這些自己捨不得吃的雞蛋,卻是願意送給李裳。 無錯更新@

甘碉一身大紅袍,坐在縣令的位置上,看著這些淳樸平民,不由感慨民心載舟,社稷穩固。

再回想自己十幾年的不作為,甚至因為秦家的壓力而選擇妥協、視而不見,一時羞愧難當,恨不得以頭搶地,以此來贖罪。

尤其見到十年前那位被他強壓在案子的瞎眼老婆婆,就更忍不住放聲痛哭,匍匐磕頭。

秦家在永州深耕多年,所犯之事罄竹難書,三日下來,抄錄卷宗有六百二十七,收錄的狀子便有十大箱。

如此多的罪過,已經夠砍一百個秦家。

三日時間已過,依舊有遠方趕來的百姓前來縣衙擊鼓告狀,無奈,林厭離只好又延期兩日,一直到大年初七,這股無名之火,才悄然消退。

林厭離站在高堂上,手指搭在縣令的太師椅上,看著桌上密密麻麻的手印,嘴角翹起。

秦府的那位國丈大人前日便乘馬車去了金陵,速度雖然比她快,但再快能快過傳訊飛劍?

將這份萬民書收入傳訊飛劍中,林厭離毫不遲疑地將傳訊飛劍投遞了出去,至於它會被何人呈到御前,她也早就想好了。

當年金陵王鎮川謀私一案,有位叫做鄭逸的刑部侍郎,為人正直剛毅,做事很是利索,是最佳的人選。

當然為了避免這位鄭逸大人與國丈有勾結,林厭離順手還給胭脂國國師送了柄飛劍。

如此一來,行事就穩妥許多。

在城中待了八日時間,林厭離挑了個好日子,又上街逛了一圈,一逛一下午,林厭離在一些開張的灑坊中挑到了一些秦琨羽未曾買到的佳釀,這也是一樁收穫。

此次永州一行,小事諸多,順天而行,又是一次心性的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