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初意望著天空的同時,方至誠也在眺望愛人所在的方向。

“嗶!”隨著一聲長哨響聲,人們立即丟下手上的工作,齊刷刷回到岸邊休息。

不一會,人群開始分批機械地移動,前去領中飯。

今天又是吃黑饅頭和沒有一點油星子的野菜湯。

可飢餓讓人們看到任何可以入口的東西都到了不自覺吞口水的地步。

他們失神地咀嚼著硬邦邦的饅頭,艱難地用手捋順著喉管,好讓食物能順利吞嚥到肚子裡。

剛開始來時人們還有心思開玩笑,說別是回家孩子都不認得我了,怎麼脖子生生粗了一圈。

現在不是開玩笑了,他們覺得孩子定然是認不出的,一張臉早不知黑黃成什麼樣了,回家說不定會被當成強盜進門呢。

這裡的河道還算好的了,兩邊都是平地,並不是那等陡壁山石,還需要人工鑿石,只需要清理淤泥,挖寬河道,把閉塞處疏通即可。

黃老二拉過發呆的人,“至誠,快走,李村正來了。”

方至誠一躍而起,奔向岸邊。

李村正十日前來過,來給他們送吃食補充營養的。

這活誰做都不成,只有各村村正來才是名正言順的,因為村正可以向衙差打聽自村村民服役的情況。

但是名正言順不代表想來便來,都是需要花銀子打點的,不然即便你拿來了龍肉也沒辦法讓自家人吃進嘴巴里。

也不是每個村都有村正送東西來的,畢竟要他們既給錢又要賠笑臉,還不如讓村民就這樣熬著。

反正又不止你一個人熬著,有什麼心氣不平的。

要不是李村正說去太勤了反而讓三里村太扎眼,容易被別人盯上,說真的,楊初意恨不得叫他天天去。

來回的路費楊初意都包了,李村正沒收,楊初意只好買了些布料以孝敬李太公的方式還了人情。

別村的先不說,和三里村相近的梧桐村和雙林村最為吃味。

畢竟陌生人不和他們相關,眼前這些人他們是能大概叫得出名字的。

倒不是李村正不想幫他們村正帶家人準備的食物來,只是衙差們都長著鷹眼,有外村的一吃他們便會過來找麻煩了。

關係打點得好些的,像李村正這般給自家女婿拿點吃食倒沒事。

人人都知徭役辛苦,平日裡便是有什麼矛盾,這會也能多一份寬容出來。

就比如方老太如今是極厭惡春娘這個兒媳婦的,但依然為她準備了幾個水煮蛋。

相較於食物,方至誠更加關心楊初意的情況,來這裡須得先進縣城,無論楊初意在家還是在店裡李村正定是知道她近況的。

誠意小館最近所經歷的事李村正當然知曉,但他可不會說這些,只說吃完了飯有東西要給他。

楊初意怕路太遠食物會有異味,所以給他做了滷肉,有爽脆的豬耳朵,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還有好幾個軟嫩的大雞腿。

楊初意做的量多,除了孝敬衙差,還能讓幾個親近的人家一起吃。

這時候一口肉便是莫大的情誼,方至誠不是小心眼的,也分了一些給村子裡的其他人。

午休時間緊迫,李村正也不好過多逗留,畢竟他還要回家的。

李村正避著人偷偷從懷裡掏出一個油紙包和一封信交給方至誠,再和家人說了幾句話便被衙差趕走了。

飯才吃飽,哨聲又響,人們只得起身幹活,一直到天快黑了才能吃飯休息。

休息的地方不過是幾根木頭臨時搭建起來的草棚子,長長的草棚子下面是人擠人的大通鋪。

條件惡劣,但不影響人們起壞心眼。

只是方至誠沒想到自己這麼巧就碰上了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