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知之非艱(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初意十分堅決,“要想取得人家的原諒,首先得從皇宮一路負荊請罪到朝顏葬身之地磕頭認錯,還要昭告天下當時事情的經過,還烏夷族全族一個清白!”
“放肆!”聖主大怒,“正堂堂天子,只能跪天地和先祖,怎可跪一異姓女子!”
楊初意一點都不帶怕的,“這我也沒法子。當初那煉丹的老道士,也不知是從哪裡請來的人,他定是有心要控制整個鳳藻國,所以才用瞭如此陰毒的手段,聖主您當年發現時,怎麼不好好問問這些人呢?”
聖主氣得發抖,當時他老爹吃丹藥暴斃身亡,那悽慘的死狀他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偶爾做噩夢,夢到那場景,還被嚇得出一身冷汗。
他當時震怒,哪裡還有心思去質問什麼,當場就命人將他們處決了。
如今楊初意竟然說是他處決太快了,沒給別人開口解釋和脅迫提要求的機會?!
沒有任何一個聖主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當即下令將那老道士的屍骨挖出來,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在說謊。
楊初意直看見好幾個侍衛咻咻咻地飛走了,不一會兒又回來稟報,那坑裡的屍骨少了一副,按骨齡推測,就是少了當年那仙風道骨的老道士的。
這番結果別說聖主,連冷汗從脊樑骨滑過的楊初意和方至誠都驚呆了。
白珏原本就無懼死亡,但聽到楊初意讓聖主負荊請罪,為烏夷族正名時,心中難免觸動。
聖主獨自陷入了破案情境當中,他回憶道,當時為了不見血,人都是二話不說直接命人勒死的這難道當時這人沒死?
龜息功?還是當年的侍衛裡有奸細?
好傢伙,原本漏洞百出的說辭,硬生生被楊初意弄成了事實。
這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人暗中在配合她,反正現在這說法已經成立了。
聖主機板起臉:“你別想耍什麼把戲,肯定還有別的什麼解開詛咒的方法,還不從實招來!”
楊初意神色不變,“朝顏是本族歷代法力最高強的,她下的咒可不是輕易能解的,她若沒有消去心中怨恨,誰都解不了。”
聖主臉黑如墨,憤恨拂袖而去,回想過往,他覺得當年自己對朝顏並無過分之舉,不過想將寶物佔為已有,並無滅烏夷族之心。
只不過他究竟是如何一步錯,步步錯,錯到如今一敗塗地的境地呢?
從皇宮一路負荊請罪,那就是向世人宣告他當年錯了,可聖主怎麼會錯呢?
聖主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父債子償,讓他的兒子們代替自己負荊請罪不就可以了嗎?
楊初意聽罷輕飄飄說了句:“您可以試試,到時候沒有效果的話,那就……”
聖主黑了臉,楊初意未說完的話就是,到時候太子負荊請罪沒效果的話,他還得親自上場,那皇家臉面豈不是要丟兩次?!
“你是不是在耍寡人?!到時皇子已經請罪,你卻騙寡人說沒誠意解不開,其實全由你操控,寡人如何分辨得出來?!”
楊初意平靜道:“寂了大師和我說過,我的使命是帶領鳳藻國上下種福田積善業,重拾國運,關於這點,相信聖主您是有目共睹的。”
“我既然已經付出瞭如此多的心血,若皇族血脈無法延續,那我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您說,我這麼做有何好處?”
農耕不等人,楊初意提出了很多新政策,比如賑貸。
朝廷將耕牛、種子、農具等調配出來,以很低的價格貸給農民,讓他們不至於用手扒地。
不必擔心到時候還不上貸銀,因為朝廷將大力增設老百姓可以幹活的崗位。
將宮中各工部,司、局等一干人等安排到民間,把原來向皇商採購的物品,轉移到民間。
比如打仗時需要的一應物品、兵器等讓老百姓們去打造,棉衣可交由婦人去縫製。
以前厚重的盔甲,楊初意也進行了改革,輕便省料又實用。
並且把各秀才、舉人、進士都安排下去,實地體驗民生,種地的同時教導人們讀書寫字。
再者安排各能人師傅教老百姓技能,無論是木工、紡織、刺繡、醫術,還是別的,要儘量讓他們以後有生財門路。
惠民到手,官民一家,這讓老百姓覺得生活充滿了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