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初意將之前自己縫製的口罩拿了出來,“幫我縫製這個東西,越多越好。”

石嬸將口罩拿過來看,“這倒不難,可去哪裡找布料呢?”

楊初意早已經想好了說辭,“我上次幫三妹準備婚事時還剩一些,我一會拿出來給你們,是很重要的事情,你們多叫些人過來幫忙。”

方新桃一看楊初意的神色,立刻行動起來,“嫂子,我去喊人。”

店裡地方畢竟小,容納不下這麼多人,白天的時候大家都在街道上,到了晚上才會回來擠著睡覺。

壯丁們出去幹活,孩童們也被縣令單獨安置,該讀書的便還是由夫子繼續教學。

失去親人的稚童和孤寡老人也分別安排人照管起來,不少婦人也會去幫忙照看。

梁廣白回家和母親妻子說了父親的決定,說完後便讓李氏來向楊初意詢問內情。

他覺得昨天楊初意來找父親的談話定然不簡單,說不定知道一些內幕。

楊初意安撫滿頭大汗的李氏,“現在不是說這件事的時候,梁老他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的決定,你們不要多想。其他的,晚點我去你們家一趟再聊。”

李氏點點頭,讓小寧幫自己回家傳個話,然後留下來幫忙。

雖然村裡人轉移的時候都各自帶了糧食,但畢竟不多,基本上都吃完了,他們如今是受了方至誠和楊初意的恩惠,所以每個人都主動來幫忙。

人多力量大,做口罩本來就不是一件難事,不一會兒,就趕製出了一批。

楊初意又尋來一般的布,讓她們縫幾件罩衣,專門給大夫穿,做好後直奔衙門,讓周縣令將口罩分發給在城外的大夫、衙差都戴上。

若還有剩餘,便給幹活的人也戴上,特別是那些清理淤泥的。

救災工作必須得疏浚河道,把積藏的淤泥汙垢疏通,讓江河重新流動,這樣才能養育一方人民。

周縣令吩咐手下趕緊去派發,然後認真問道:“楊娘子,你們可否提供乾淨的水?”

之前城外居民飲用的水是特意打了井,但深度不太夠。

平時再接些雨水,可這兩日天空放晴了,沒了雨水,井水水位也在下降,所以飲水也遭遇了困難。

楊初意緩了一口氣,“城中有不少商戶或住戶家裡都是有打井的,他們,”

周縣令搖頭,“城中有人在煽動言論,人們一聽到瘟疫即將蔓延,東西只有藏,可沒有往外拿的道理,即便是一捧土,如今也珍貴得很。”

土當然珍貴,如今大家被困在城裡,沒有蔬菜的人們都紛紛打起了街邊小道的主意,若不是不能上房頂,估計房頂上都全是青菜嫩苗了。

楊初意垂眸思索,“大人,城中那條河的河水可有被汙染?”

“並無,但還混濁著,加上人們天天在岸邊撈魚洗東西,這水是沒有一刻不翻騰的。”

楊初意道:“民婦曾有幸看過縣主隨身攜帶的孤本,上面記錄了過濾水源的法子,周大人可以試試。”

周縣令一臉狐疑,“是何孤本?怎麼這麼好的法子卻未曾公之於眾,造福人民呢?”

楊初意故作難為情道:“其實這法子並不是用於人身上的,而是用於養魚。”

“養魚?”

楊初意清了清嗓子,開始胡謅,“是的。民婦曾鑽研盆栽生意,覺得結合養魚更有亮點,所以這才受到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