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南澇北旱(第2/3頁)
章節報錯
“聽說三天後要洩洪啦?”
“趕緊的吧,洩完老子就回家,天天關這在裡我都要窩屈死了。”
“你想得美,洩洪是啥你知道啊?那閘一放,我們這地界比前些天發大水還慘。”
“不能吧?”
當人們還在討論洩洪時,噩耗傳來,大壩決堤了。
奔騰的赤色洪水,夾雜著泥石流,毫不留情地吞噬著房屋和田地,所到之處均被粘稠的泥漿覆蓋。
雖然周縣令已經通知河岸兩邊和下游的人們撤離,但總有僥倖之人仍磨蹭猶豫著,所以造成了不少傷亡。
人們流離失所,只能湧進縣城裡尋求庇護,但縣裡地方有限,再進來必定會引發混亂,周縣令只能將難民安排在城外等待救濟。
清理重建比擇地安居更難,周縣令號召壯士好漢一起幫忙,在城外適合的地址搭建臨時的草棚,讓他們不至於露宿野外。
難民也要以工代賑,乾坐著的話還不知何時有落腳的地方呢。
楊初意囑咐即將要出門的方至誠,“誠哥,在外面要注意安全,聽到沒?”
黃老二一把攬住方至誠肩頭,酸道:“唉喲喂,你倆天天膩歪的喲,快走了。”
方至誠朝楊初意擺了擺手。
小虎趕忙喊話:“爹,要注意你的老腰,知道了嗎?”
小虎娘摸摸他腦袋,“去去去,淨亂說,你爹不要面子的啊。”
小虎哼氣道:“我都長大了,您也別老是在外面摸我腦袋,我不要面子的啊。”
“你長多大都是我兒子,怎麼就摸不得了?”
“哼,不理娘了。”
小虎娘抱著小狼笑道:“我們不理彆扭的哥哥,今天錢家施米,娘帶你排隊領糧食去。”
如今災荒,官府並未開倉放糧,而是民間幾個有底蘊的家族或殷富人家在做。
比如城外杜家粥鋪,專濟饑民,城內錢家,只限十歲以下孩童能領米,還有幾家找了不穿的衣服出來,再施些薄粥什麼的。
周縣令也向城裡所有商戶都籌集了賑災物資,這完全屬於義捐,但縣令保證後續建橋修路,會立塊功德碑,寫上捐者之名。
捐得錢越多,名字越靠前,就為這,每一天籌集資金的名目都不一樣。
這不,楊初意今天還得去捐一批布匹,名為布帛賑。
城外,除了老弱病殘孕,所有人都投入了建造家園的勞動中。
“動作麻利點啊,大家夥兒再用點勁,今天多搭幾個棚子,這樣老人家就能伸伸腿了!”
“嘿,多過來幾個人,這裡有塊大石頭搬不開!”
眾人齊心協力,可沒想到挖出來的卻不是石頭,而是一塊預言石:雌鳳弄風雨,瑞虎定江山。
眾人不解,“什麼意思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