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初意可不想破壞規矩,提醒他,“厚叔應該跟你們說過了吧,現在明霞島是一斤魚兩斤米的價錢。”

男孩有些不高興,但又無可奈何道:“那,那好吧。”

方至誠指了旁邊的位置,“先放到這,一會稱好了斤數,我們再換給你。”

男孩趕緊提著木桶站到一旁等候。

楊初意又要了些蛤蜊和竹蟶,見有個孩子桶裡有幾條沙蟲,頗感興趣問:“這在哪找到的?你不怕嗎?”

“您說這個腸蟲啊?它就是看著噁心,倒是不咬人,您要嗎?”

楊初意笑問:“給了我你不是就沒有了嗎?”

“這東西多得很,您要的話我明天再給您挖來。”

“就是啊,要來也沒什麼用。”

“可不是,一腸子的沙。”

楊初意笑笑,沒說什麼,轉而看了其他的東西。

大的海螺才有價值,來遊玩的人也喜歡,商人會收購賣去外地,小的就沒什麼看頭了。

但楊初意儘量每個孩子那都挑點東西,買回去給家裡人玩也是好的。

孩子們跟著楊初意和方至誠回了伍婆婆家,然後開始換物。

在海島做生意也是有規矩的,首先無論來去,攜帶的東西都是要經過登報的。

因為他們會根據你物品的重量和貴重程度來收取費用。

比如楊初意換物後,在明霞島登船前,還得經過審查才能得到放行條,可不是你想拿走什麼就可以拿走什麼的。

這規矩由明霞島牽頭,他們上面當然是官府,目地就是把所有好的東西都先經過他們的手,絕不允許隨意流到普通人手中。

由此可見,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到別人的地盤上做生意是有多難。

不過楊初意有作弊空間,私下夾帶一點倒是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的。

海島主食以土豆、玉米和紅薯為主,所以對米麵的需求量最大。

楊初意知道明霞島是故意壓了石夾島居民的價,所以口頭上雖然按著這個價來換,但手指縫還漏得挺大的。

“看見沒有,兩斤半啊,我可沒少給你啊!”

男孩狐疑看了楊初意一眼,糾結好久,還是決定提醒他一下,是沒少,但多了不少。

哪知楊初意卻眨了眨眼,意味深長道:“大哥,這孩子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不懂我的意思,要不我們不和他換了吧?”

男孩幡然醒悟,著急喊道:“懂懂懂,我懂了,這就是兩斤半,這稱得好準啊,真準!”

孩子們都是小人精,忙跟著附和起來,“對,稱得真準,再沒有比這個更準的了。”

一個個換了東西便小心護著糧食回家放好,然後又過來楊初意跟前混臉熟。

這麼大方的貴客可不能放過,打聽一下他們的喜歡也好啊。

楊初意和方至誠提出要去外面走一走,孩子們嘰嘰喳喳圍在他們身邊帶路。

孩子們手上或嘴裡都有糖,由於笑得太過燦爛,個個都變成了眯縫眼,和白過浪花的大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