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那股直衝腦門的味道就是螺螄粉的味道。

螺螄粉具有鮮、酸、爽、辣的獨特風味,高湯清亮,辣油鮮紅誘人,又香又臭。

楊初意嗦了一口粉,再把各色配料分別嘗過,這次滿意點點頭,“很好,可以出師了。”

方至誠這才開懷笑了,之前花生不是炸過火就是不脆,炸蛋和腐竹也老了,粉煮的時間也把握不好,這會得了楊初意的肯定,他別提多高興了。

方至誠回神時發現楊初意正要吃吸滿湯汁的炸蛋,頭皮一緊,趕緊說道:“意娘,那個我餓了,很餓,要不你給我吃兩口吧?”

楊初意幽怨斜了他一眼,在他擔憂的眼神下咬了一小口炸蛋就將螺螄粉放下了。

她腸胃不好,嘴巴能吃辣,但腸胃卻不怎麼受得住。

方至誠知道她管不住嘴,每每總要頂著被臭罵一頓的風險勸誡她。

明明受益的人是楊初意,可方至誠卻一副賺到了的表情,怕她不高興,還要哄人,“晚點再做你喜歡吃的酸甜炸蛋給你吃。”

“嗯。”

前期要練習炸蛋,那些不合格的成品總不能丟吧,楊初意便做了道糖醋炸蛋,大人小孩都愛吃。

方至誠用筷子攪了一下湯上面的紅油,然後迅速夾出一筷子米粉到勺子上,自然地喂到楊初意嘴邊,示意她吃。

楊初意眼帶笑意,享受他溫柔的投餵,還指使道:“我想吃豆泡。”

“好。”方至誠小心將豆泡用筷子分成兩半,免得等會湯汁濺到她衣服上。

兩人就這樣甜甜蜜蜜的吃完了一碗螺螄粉。

屋外的方新桃就沒能這般輕鬆自在了,過兩日便要進新房了,楊初意想著乾脆趁此機會把捉賊那天晚上來幫忙的人一道請來吃宴席。

這宴席上的菜品直接就地取材,蒐羅些螺螄、蚌殼、野山筍和地木耳等。

楊初意把事情分配給方新桃去做,讓她召集村裡半大的孩子去尋,然後再稱斤結錢。

鄉村野孩子,人小鬼大,哪處有什麼他們都知道。

確認訊息後結群成隊去摸索,這不正趕來換錢呢。

孩子們也是有心眼的,就比如大毛。

“桃姑姑,我不要銅板了,你給我換成上樑那日撒下來的糖成不成?”

方新桃好心提醒他,“大毛,你不怕回去被你娘罵呀?”

大毛機靈著呢,“罵幾句怕什麼,她要打我我就跑你們這來,嫂子一站那我娘就沒轍了。給銅板的話我什麼都沒有,還不如換糖呢。”

方新桃笑了,“你把輩分搞混了吧?”

大毛一副怎麼可能的模樣,“沒混,我心裡門清呢,我們喜歡叫嫂子作嫂子。”

其他幾個孩子紛紛附和道:“沒錯,叫嫂子親切。”

“行吧。”方新桃沒糾正他們,給大毛抓了把糖。

嘴饞的孩子不在少數,把錢換零嘴多過換銅板的。

而且他們都知道楊初意和方新桃對孩子大方,換銅板的話得嚴格按照斤數來,換零嘴的話她們都會多給一點,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當晚的確有不少孩子被父母訓斥了,可他們也明白,這是楊初意方至誠兩人給孩子的甜頭,大人是沒份參與的。

算了算了,看孩子吃得挺香的,給他們甜甜嘴吧。還別說,大人看著都想吃兩口。

“大毛,那糖就這麼好吃?給娘嚐嚐。”

大毛是個硬脾氣,“誰叫你剛剛罵我來著,我不給!”

“嘿,你個臭小子,”

大毛眼看不對,乾脆奪門而出。

到了第二天,情況便反過來了,只有父母對孩子笑臉相迎討糖吃,哪還有手持棍棒追著打孩子的。

入新房前一天,方至誠去縣裡買了些肉菜,順道邀請武大叔、榮嬸和李惠秋一家過來吃飯。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大地,也照亮每一張迎接美好生活的笑臉。

方至誠和楊初意他們作為喬遷之喜的主人家,早早便起來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