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運河建碼頭就意味著有商機,此事不僅下手得快,還需要找門路和打聽內部訊息。

碼頭附近一般不會建房屋,以免汛期時發大水沖垮房屋。

雖然不住人,但河岸邊依舊有大量等待做苦工的漢子。

船隻往來,運輸貨物,也會採買些生活用品到船上使用,年景好的時候,打打牙祭也是捨得的。

再加上各行各業來接貨驗貨的人,久而久之,這碼頭便會慢慢興旺起來。

若能拿個鋪面,無論是做飯館、客棧或者貨倉,都是一個不錯的門路。

方至誠再次感嘆媳婦的聰慧,滿懷愛意點了點她鼻子,“李家估計也想要個鋪面,想著兩家挨在一起的話能相互照顧。”

楊初意拿開他手,“知道什麼價錢嗎?”

“不知道,估計不便宜。我觀他們神色,像是有些猶豫,畢竟這碼頭能不能紅火起來誰也說不準,若錢投下去,三年五載才有起色,心裡也著急呢。”

若投大半身家去搏一個未可預料鋪面的興旺,那的確夠嗆,顯然楊初意她不存在這樣的擔憂,所以鋪面她鐵定是要買的。

說實話,她想要買的可不止鋪面,“他回來住幾天?”

“往年都是住三到五天,若夏季風雨大,便還會回來住幾日,畢竟過年都忙著,一年到頭也就只有這幾日休息了。”

楊初意十分坦誠的對他吐露心中的想法,“我想去碼頭看看情況。”

做投資,最忌諱道聽途說和自以為是,實地考察才是關鍵。

方至誠略微思索,迅速安排起來,“那估計來不及種紅薯和玉米就得出門了,得叫他們幫忙看顧一下才行。”

楊初意倒是有點擔心一個病人和兩個小孩獨自在家,方至誠像知道她心思似的,“到時候我們叫李太公來家裡坐鎮,那樣誰也不敢上門尋事了。”

這樣安排再好不過了,不用動腦的楊初意開始打起了瞌睡,方至誠見狀便輕拍哄人入睡,再無它話。

因著心有惦記,楊初意和方至誠雙雙起了個大早。

方至誠起床生火熬上豬食便出門洗衣服、挑水,然後趕牛帶犁出門,去深耕種紅薯和玉米的土地。

楊初意打掃衛生後把雞蛋餅糊糊調好放在灶臺旁邊,然後才去菜地給瓜果蔬菜搭爬藤架。

小磊起床後會自己煎餅,吃過早食便出門讀書了。他出門時,身後還跟著一串清脆的銅鈴聲。

清明節前,三里村與百食園的春筍生意便停了。

百食園不要冒出土的春筍,民間這個季節更喜歡吃小的野山筍。

但找這種筍要鑽進低矮多枝丫的竹林裡,不好找也不好剝,加上春種吃緊,所以這小山筍的生意便沒談下來。

沒了跟百食園的合作,那孩子上下課便成了問題,原本四個孩子的大人想著輪流接送孩子,可是他們卻堅持要自己走。

楊初意不放心,訓練追風擔起護送孩子的工作,特意給它帶了個銅鈴鐺,繫上一條紅領巾。

由著方至誠帶著四人一狗來回走了好幾趟,再跟經過村莊的村民打過招呼,說明追風是在工作,沒事不要逗狗,這才放下心來。

也有人不聽勸,非要試試追風的,試到最後只能自取其辱。

因為追風根本不會吃陌生人給的食物,管你大骨頭還是肥雞腿,它根本不屑一顧,一心只惦記著完成任務回家接受主人的獎賞。

現在這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這條威風凜凜的狼狗是個忠誠的小保鏢,而且它戴著嘴罩,從不亂吼人,獨自來回時還會主動避開人,乖得很。

追風一到家,方新桃便幫它解開紅領巾,然後從高桌上拿楊初意自制的餅乾餵給它吃。

楊初意搭完了竹架,見小寧從地裡跑回來,拉住人問,“你哥那頭忙完了沒有?”

“忙完了,我草木灰也撒下去了,二哥說下午再翻一下門前的兩塊。”

楊初意本想擦去她臉上的灰,發現自己手也髒著,柔聲道:“知道了,你去洗把臉,貓似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