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我的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其他的事情我都能聽你的。”

木漁一直盯著王氏判斷她說話的真假,

“你能保證,你的隨從們呢?”

王氏臉色出現猶豫的神色,顯然她也不太能確定。

她身邊的婆子和丫鬟綠俏立刻表明態度,

“夫人能保證,我們也能,我們只要夫人過的好就夠了。”

“那其他人呢?”

臨近中午,陸續又有八個隨從趕著一輛馬車兩輛牛車前來匯合。

不多時,王氏所有的十四個隨從都來到院子裡,言辭懇切地表示一定會遵守桃源村的規矩。

木漁和楊二郎一行人簡單商量過後便答應了下來。

待吃過午飯,商量好回程路線,下午便出發回程了。

……

回程之路還算順利,有了早規劃好的路線,他們並沒有遇到山賊。

其中,王氏隨從們的路上的放哨打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只一次發現了山賊和不知道是不是山賊的人,從而提前繞路避開。

一路上,木漁商隊裡的人沒少和王氏隨從們交流。

隨從們從善如流地回答著如何隱蔽如何放哨如何打探的關鍵做法,商隊裡的村民們也不藏私地回答他們關於桃源村的一些事情,互相增進了解與感情。

等七天後到達山下的時候,兩方人已經非常熟悉,甚至到了可以稱兄道弟的階段了。

“等你們分好房子,到時候送去幾個藤編傢俱和糧筐給你們應急用,我老婆編筐的手藝可好了!”

“我們這裡種的黍米很好吃,到時候給你們送些嚐嚐鮮。”

“這時候種田晚了些,但也不大要緊,等安頓下來,我們都去幫忙,很快就就能種完基礎田的!”

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很多,當然隨從們也都紛紛表達了感謝。

“你不是有個兒子嗎?讓他來跟我學些拳腳功夫。”

“我可以教你的孩子做繡活兒,也算是門手藝。”

“這是我一直帶在身上的,算是一點兒心意,送給你了。”

“我沒別的可說的,兄弟,到時候帶著家人來我家吃飯,我給你們露一手,我當了二十多年廚子!”

……

木漁看著這和諧的一幕,臉上不自覺帶了笑意,這一切比想的還順利,把他們帶回來算是做對了。

楊二郎走到她身邊與她站在一起,抱著手臂說道,

“看情況把他們安置下來不用費什麼力氣,交給我吧。”

木漁點了頭,楊二郎便走上前去和隨從們攀談了起來。

這次出去除了換來了足夠整個村子用半年多的物資,還多帶回了十五個人。

這十五個人裡除了王氏,便是她的十四個隨從僕人,七女七男,只有兩對夫妻,其餘均是獨身。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