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漁剛剛意識到,原來沒糧食是麻煩,有了糧食也會煩惱。

剩下的那幾百畝地也很快就要收割了,到時候收了回來卻沒地方放,這可不行。

木漁想了想,問來人,

“村子裡所有的麻袋都用上了嗎?還有那些米缸什麼的,都可以先拿來應急用。”

“已經在用了,倒是還能用幾天,只是最後一定是不夠用的。”

木漁當然知道這一點,又開始皺眉思索起來。

不過一時之間並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反正暫時還應付的來,就先讓這人回去了。

她其實有點思緒,但是隻能緩解,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一開始就約定過,每畝田地的三成的收成會分給耕種的村民,讓村民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一部分糧食的存放問題。

這樣就會少掉三成的壓力。

不要小瞧村民的智慧,只要是給到自己的糧食,沒地方裝也能創造出很多地方來。

但問題也有。

村子裡九成以上的人除了那兩畝基礎田,都有不少額外申請的田地,從三四畝到十幾畝不等。

假定一個人平均有十畝田地,一家有兩口人,那麼這一家人就會分到一千二百斤糧食,算下來也要裝二十四個麻袋。

這對村民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負擔,不是想想辦法裝的開的。

木漁繼續想,想了許久,直到楊二郎走了進來。

她正想責怪楊二郎又許久不來找她,這時是來做什麼,卻忽然間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解決麻煩的好辦法。

可以編糧筐啊!

楊二郎會編草蓆,應該也會編糧筐吧。

木漁熱切地看著楊二郎,就差雙眼冒光了,

“你會編糧筐嗎?”

楊二郎一下被搞得有些懵,但兩人一直以來的默契讓他很快明白過來木漁的意思,點頭說道,

“會編。”

在木漁驚喜到極致的表情中,他微微偏開頭不去看她,

“村民裡會編筐的應該不在少數,我會組織一些沒有收割任務的村民一起來編糧筐。

正好現在我們有足夠多的樹枝、黍子稈來做這些。

放心吧,我們能在用到之前編出足夠多的糧筐來。”

接著楊二郎看向一旁的季秀才,說道,

“只是要季秀才幫忙安排一下人手和獎勵的事。”

剛用上新記錄方法工作量大減的季秀才心情很好,點頭道,“當然。”

木漁也心情大好,困擾她半天多的煩惱就這麼被解決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