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眾人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他們比木漁和楊二郎更著急這事。

過慣了苦日子的他們只要有個能住的地方就行了,一點都不挑剔,房子大些小些,破一些新一些,和誰住一起也完全不是問題。

木漁和楊二郎將眾人安置好,處理完誰家缺個鍋、碗、盆什麼等這些雜七雜八的問題,接著招呼他們去桃花那裡領今天的食物。

初開始的這幾天,都是直接從桃花那裡領煮好的飯食,讓他們各自煮飯太麻煩也太折騰。

木漁剛鬆了口氣,打算坐下來一起吃點兒,就見季秀才拿著一沓寫滿字的紙張朝她走來。

這是有什麼問題?

季秀才走到她面前停住,將那一沓紙交給她,她不明所以地接過來看了一眼。

嗯,字寫得不錯,不愧是秀才。

還有,寫的真快,才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寫了這麼多張了……

嗯?

等等,這麼多,這是已經寫完了?

她匆匆翻看了一下這幾張紙,發現好像確實是寫完了。

“房屋記錄,能做的任務和相應的獎勵,不能做的事和相應的懲罰,都在這裡了。”

得到了季秀才的親口承認,木漁這才抬起頭來,定定地看著季秀才。

季秀才比她想的要能幹的多,做事快不說,內容寫的也條理簡潔,是再好不過的幫手了。

木漁深吸一口氣,說道,

“很好,這樣就可以在他們吃完飯後宣佈這件事了。”

然後她看向季秀才,這樣的人才可不能放過,

“你做的很好,以後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繼續做下去吧。

至於糧食,類比每天最高可以得到的糧食來領。”

季秀才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驚訝,章程是他親自寫下的,他當然清楚這代表著什麼。

每人每天能領到的食物分量大概是一碗稀粥那麼多,做些輕鬆地任務比如拾柴、看倉庫、看水井這些大概還能領到一碗稀粥,但是做砍樹、處理木材、翻地這些,每天能多領兩碗稀粥。

每天三碗稀粥大概就能稍微有飽的感覺了。

但是因為每人能力不一樣,同樣的時間有人乾的能多得多,所以按照具體的分量的多少,每人每天最多能透過做任務得到四碗稀粥。

要知道,即便不是在這大旱災年,也有很多農民吃不飽飯餓著肚子種地。

季秀才當然不至於過得那麼慘,但他已經深刻認識到災年的殘酷,這時候能得到這些是很難得的。

而且,他很需要這些,他可以為了骨氣餓肚子,但是他的兩個孩子和一直陪著他的季老翁需要東西吃。

更難得的是,木漁的態度。

他一向高傲,卻並不是不通人情,知道這時候該表達自己的態度,但讓他太過阿諛主動也是不可能的。

他抿了抿嘴唇,說道,

“這些筆墨紙張用不了多久……”

他從季家村出來,當然顧不得帶什麼筆墨紙張,只帶著孩子和隨身的一些東西,連飯碗都是後來別人給的。

現在用的這些,是木漁和楊二郎找給他的,一看就是放了很久的,數量也不多,照這個用法,用不了幾天。

這確實是個問題,木漁偏頭想了想,說道,

“紙張的話,能不能用布料替代?

筆墨的話,碳筆我倒是可以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