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一樣悄悄流逝,過了一週左右的時間磨合,陳佑和江寧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陳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七點半送孩子去幼兒園,然後回家補覺到十點左右,正式開張營業。

下午四點半接江寧回家,然後經營到晚上十點,店裡關門打烊。

這就是陳佑和江寧簡簡單單的一天。

現在陳佑儲蓄賬戶上的存款有五萬出頭。

這是先前準備結婚的時候攢下的錢。

當然最後婚沒結成,這筆錢也就省了下來。

在前世轉讓音像店以後,陳佑在縣城裡開了家網咖。

沒錯,這是個更加暴利的行業。

但,在獲取巨大的利潤的同時,也面臨著同等強度的風險。

不僅日常要和各種邊緣青年、社會閒散人員打交道。

還有監管層面和同行不當競爭的壓力。

當然,從商業層面考慮,網咖的衰退期來得很快。

到了14年左右,縣城網咖的收入也迅速下跌。

直到網咖模式經營理念崛起,依靠著廣泛的增值服務,網咖才能勉強掙扎著生存下來。

當然等到那個時候,前世的陳佑早就賺夠了錢,並藉助廣泛結交的深厚人脈,在縣城完成了餐飲、文化、住宿、娛樂、足療各個層面的投資與佈局,躋身縣城婆羅門新貴。

重生回到這個時間節點,已經不再孑然一身的陳佑,網咖已不再是優先選擇專案。

現在的事業經營策略,更加註重的是長期與穩定的部分。

同時,最好還不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這樣一來,房產投資幾乎就成了當下的陳佑最優的選擇。

大城市的房產難以抽身管理,對於前世一直紮根縣城的陳佑而言,缺少資訊情報和人脈關係網,流動性差。

而對於房價漲幅有限的縣城而言,帶門面的店鋪地產,是相對優質的產業。

只要鋪子在縣中心的黃金地段,就能獲得持續穩定的收入,並且可以馬上獲得固定的資金回流。

而此外,在白梅縣紮根多年的陳佑,對於整個縣城哪個小區要拆遷,哪個街區要擴建的情報,自然是瞭如指掌。

他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益。

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短期內還需要有足夠的本金投入。

五萬的存款肯定是完全不夠的。

這得先集資,確認一個即將待行的拆遷專案,然後迅速變現擴大基本盤。

因此,音像店還是要想辦法趁著火熱的時候給早早盤出去。

陳佑找到自己在國盛傳媒的朋友,想要發廣告發布轉讓資訊。

對此,經理張德凱露出一副十分不理解的神情。

“陳佑,你這店我記得剛整了不到兩年吧……”

“好不容易生意做起來,怎麼說不幹就不幹?”

“沒辦法,現在我心思都在養小孩上面。”

陳佑笑著解釋說道,“開店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個人照顧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