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聖團是聖光教會領導下的一隻由聖騎士組成的武裝組織,由光明王提議組建,一直效忠於皇室。

從前的光明聖團還有男人,但自從光明王那一戰以後就只剩下了女性,而現在的光明聖團只效忠於光神女王和其皇室成員。

光明聖團的聖騎士來自各地不同的組織,有一直都留在聖光教會效力的,也有曾效命於光明北伐軍的以及先前聖光團的成員。

聖光團會從建國以來一直流傳了下來,其中的成員也有皇室成員和光明神國的主要官員。

光明北伐軍是專門成立了殲滅黑暗武者團的北伐軍,她們常年在外征戰,對扛著被趕出去的男武者和暗夜力量的武者。

光明聖團的成立目的,保護聖光城,在戰爭或者妖獸來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出動鎮壓敵人,以及光明神國的基本事宜,包括外交。

不過由於武者管理體系上的人員獨立,隨著妖獸和戰火普及,聖光城的自由武者們經常會被委派獨自到各方提供幫助。

因此女王希望能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來保護各地自由武者,並且對於女王而言,他認為最好的防守不是簡單的防禦,而是有效的進攻。

但是這種思想被皇室眾多高層認為是偏於極端,所以即使光明聖團這種武裝組織成立,但他們的權利和獨立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導致每走一步都謹小慎微。

在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光明聖團最偉大的人物莫過於第一任團長光娜,這個慈祥偉大的女人曾經在第二次征討黑暗武者戰爭期間創立了光明陣法。

在戰爭結束後,面對百廢待興的各國,又是她站出來,號召信仰聖光的人們捐錢捐物,為戰後的社會復興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位於聖光城廣場的光明大教堂,就是用光娜帶領眾人募捐得來的錢款所修建的。

光娜在第三次大戰之中去世,在聖團等人的幫助下,這個偉大的人物被安葬在教堂南面的山崗中。

她的後人光琴繼承了她在光明聖團的位置至今,現在的光明聖團長就是光琴。

光塔莉,在光明聖團的歷史上,她是一個不願意被人提及的名字,雖然她曾經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不少貢獻,但因為其崇尚暗黑文明,遭到了信仰聖光的主流社會的抵制。

在第一批光明聖團時期,光塔莉已經是光明聖團的一名成員,由於長期停留在聖光城,她與光娜等人一起經歷了慘烈的第一次大戰,並在之後的日子裡見證了聖光城的光明神王的毀滅。

戰爭結束後,光塔莉深刻認識到,想要擊敗這些黑暗武者,就必須深入研究他們所掌握的黑暗邪惡力量。

在刻苦努力的鑽研下,光塔莉在第二次大戰中已經學會了如何使用黑暗力量,並把這種危險的技藝傳授給了追隨她的其他成員。

這一研究的成功讓光明聖團的實力更上一層樓,讓其整個聖團都信心倍增。

於是,第二次光與暗的戰爭就形成了兩個戰場,光娜與光寧等人率領光明聖團騎士在明處抵抗黑暗武士。

而在暗處,光塔莉則率領她的追隨者在黑暗中四處擊殺黑暗武者。

可是,黑暗力量對光塔莉與她的追隨者的影響越來越強,受到黑暗力量的蠱惑,光塔莉的追隨者們在多年後的一天夜裡,趁著四下無人之際,合謀暗殺了她,並將其屍體焚化。

這一變故的發生,二代女王下令所有人不準觸碰黑暗力量,並將光塔莉的孫女帶回皇室教育培養成新的光明聖團成員光莉。

在光娜和光塔莉以及光寧等人相繼去世後,光明聖團的實際領導權就落在了女王手上。

女王卻挑選出了二代的光明聖團成員,分別是幾位一代成員的後人和一些優秀的武者,跟隨十大主神國固定成七人。

在第三次大戰中,面對致命的黑暗召喚力量,黑暗武者召喚出了亡靈天災,是光琴挺身而出,引導眾多難民平安抵達聖光城,途中光琴奮勇殺敵保全難民,被人們稱為“聖光的化身”。

自此一戰之後光琴成為了光明神國所有人敬仰的光之聖騎士,也得到了其它成員的信服,女王也為了她的功勞任命為團長。

從光明聖團建立之日開始,偉大的騎士們總是以聖光的力量來引導人們棄惡從善,她們信仰古老的光之神權,同意光明戰勝黑暗,正義對抗邪惡。

看完這一切以後,包間進來了兩位身穿白色鎧甲的女騎士,彭江看了過去微笑道。

“光琴,光莉你們好。”

兩人楞了一下,倒不是因為彭江的年輕火神吃驚,因為在火神大典上她們也觀看了當時的情況,知道對方就是新的火神。

她們詫異的是對方怎麼會知道自己的名字。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