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高層的決議和啟海市民間的討論。

宗澤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局外人。

這也是他到現在還能保持相對自由的原因之一。

時間匆匆流逝,差不多到了和發小阿白的約定時間了。

他開啟手機,正準備主動發出微信問一問情況的時候正好阿白髮來了資訊。

是個定位,然後再加上一段語音。

定位上是當年他們常聚的一家KTV,逢年過節聚會必備之地,那裡的老闆都認識他們幾個小夥子了。

點開語言轉化文字,一段文字很快顯現了出來。

“我到了阿澤,包廂開好了。”

“你先過來,我有事情要和你說,等你到了我再喊其他人。”

定位的地址距離宗澤和莫珂所在的地方也就十分鐘車程。

他起身端起冷飲喝了一大口,接著就招呼莫珂來到路邊攔下了一輛計程車。

阿白似乎有什麼事情找他,這讓宗澤有些疑惑。

小時候阿白有什麼苦惱或是心事也常常會寫一張字條遞給他。

“阿澤,今晚天台,我有事要和你說,晚上請你吃拌麵。”

……

當年的請吃拌麵夜宵就和如今的請客唱歌的意義差不多。

他和阿白交往最密切的時候是初中,那時候不需要晚自習,二人常常約定在他家的天台見面,他們所處的小區也不算遠,按照當初小夥子的腳程差不多也就是步行15分鐘的路程而已。

所以現在宗澤看到阿白怎麼說,敏銳的覺察到這小子又遇到苦惱了。

從十幾年前起,自己在阿白親密朋友中的定位就是傾聽者。

大家都願意找宗澤分享自己苦惱和問題。

因為他口風很緊,而且在必要的時候往往能夠給出指導性的建議。

這份依賴感可謂是根深蒂固,不過成年人的問題往往要比青春期的時候複雜的多,宗澤也沒有把握能夠解決他的困惑。

但是現在只能先去了再說,反正他們本來就相約在KTV見面。

攔下了一輛計程車後,宗澤熟練的用啟海本地話報出了一個地址。

今天的陽光很明媚,可是宗澤卻覺得今天的啟海市不太一樣。

不全是唐五孩事件的影響,他總覺得自己生活的城市,自己的家鄉在這段時間裡似乎發生了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

具體的他也說不上,而且並沒有明確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這只是一種直覺罷了,他搖搖頭,暫時摒除了心中的雜念。

……

同一時間,午後的啟海市。

在一家名為花曉風的甜品小店內。

陳婉清和張淑嫻正坐在櫥窗邊的小桌上。

她們的面前擺放著一杯咖啡,還有幾樣不佔肚子的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