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老虞經營武館拳師出身,在氣血尚未枯竭的時候也是一位高手。

更何況老虞作為房東,為人還是不錯的。

一些租客拿不出房租他也願意寬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長此以往這裡就來了許多的沒落武者和修士。

四樓就有個小道士,原來在通城隔壁的靖州市。

他的天賦也不錯,可惜老道留下的那本功法殘缺,修煉起來簡直要罵娘,前些年位於靖州郊區的道觀被強拆。

拆完之後,周圍就蓋起了一大片小區。

至於補償那是一點兒都沒有。

因為道觀就剩下了小道士。

這間道觀前後也有百年左右的歷史。

只是信眾少,缺少修繕的經費,觀裡的道士也越來越少了。

在靖州市文化局收入古建築名錄的時候,道觀由於太破舊了,可以說是處於瀕臨倒塌的狀態,也沒有什麼有文物價值的東西留下。

因此並沒有得到收錄。

而這個道觀的歸屬從疑,根本沒有房產證和地產證。

早在市政規劃的時候就算在了市文化局的下邊。

類似一樣的破落道觀,夏國境內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大多都泯沒在歲月之中了。

道觀拆遷之後,小道士得到了一筆不算多的人道主義補償。

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下,最終也來到了通城。

馬二瞎子和小道士打過幾次照面,不過聊得並不多。

他只和二樓的那幾個租客稍微熟悉一些。

尤其是大胖子吉日格勒。

總之,老虞的這幢樓可沒有幾個普通租客。

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吧。

在這個新世紀裡,虞家小樓對於那些沒落武者和修士來說就像是飛蛾奔赴的燭火那麼醒目。

全國各地都有類似這樣的地方。

他們是十幾億的夏國人口中,難以融入現世的小部分。

當然,也有不少的武者和修士成功了融入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