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明省。

取得了倭寇援助的武器,使得西蝦夷有了足夠的膽量與朱權等人爭鋒。

關於蝦夷島,一直被他們視為自己的地盤,容不得其他外族佔據。

偏偏朱權不像扶桑人那般愚笨,至少在其眼中,與渡島蝦夷攀關係,論同族,就是和平同化的步驟。

若是如扶桑人直接動武劫掠,反倒使得蝦夷人團結一心,一致對外。

朱權反其道而行之,讓渡島蝦夷過上了好日子。

住進了擋風遮雨的窩棚,擁有了精鹽與柴米,更別說穿上了衣裳。

從奢入儉,難上加難,更何況本就不富裕的渡島蝦夷。

過上了如今的日子,每個人都對朱權奉若神明。

以往被東西蝦夷不在乎的渡島蝦夷,反而有趕超他們的趨勢。

四大部落曾經相約,不可自相殘殺,所以只能將目標直指朱權。

畢竟這人歸根結底是個外人,即便殺了對方,也不會違反祖制。

越是落後的原始部落,就越對神鬼祖先看重。

東蝦夷族長被殺的事情,很快便傳遍了島嶼。

“這些外鄉人,終於露出了猙獰的面孔。”

“族人們!他們跟扶桑狗賊沒有半分割槽別!”

“咱們如若現在不反抗,以後便沒有了機會!”

西蝦夷族長手持倭刀愛不釋手,一邊揮舞,一邊蠱惑眾人。

殊不知,朱權來到蝦夷,並沒有做出任何損害當地人利益的舉動。

反倒是組織人手耕作,開墾山地,更是築造窩棚,為部落族人遮風擋雨。

更教授孩童們中原漢話,能讓他們追溯本源。

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爭鬥。

何嘗不是東西蝦夷對權力的追逐?

“今夜,我等就趁著對方熟睡,直接殺將過去!”

“那些外鄉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發動夜襲!”

“你們東蝦夷可以衝在最前,為你們的族長報仇雪恨!”

西蝦夷族長將長槍短劍盡數分發於手下,這些人就是最好的炮灰。

趁著夜色,微潤的海風徐徐吹來,令人趕到無比舒適。

點燃篝火,避免野獸來襲,這已經是蝦夷人刻在骨子裡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