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島。

一向被扶桑人看不起的蠻荒之地,若不是蝦夷人悍不畏死保衛家園,恐怕早就淪為扶桑人的奴隸。

至少從古代來看,扶桑人從未將蝦夷看做自己國家的一部分。

北畠正信腰懸名貴倭刀,腳踏木屐,看向越來越近的海岸。

“手腳麻利一些!無論是明人,還是蝦夷人,都盡數斬殺一個不留!”

身為城主北畠勝鋼的叔父,他自然要親自辦理此事。

望明煙如今代表了銀子,扶桑貴族求一包而不得,甚至炒到了一百兩銀子一包!

北畠勝鋼深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道理,是以決定鋌而走險,寧可得罪大明駙馬歐陽倫,也要將望明煙收為己用。

倭寇們此次共有五百餘人,他們算得上是北畠勝鋼的全部家底。

一座小城,養五百兵馬,已經是竭盡全力。

畢竟村口械鬥,跟中原大明動輒數萬大軍的戰鬥,根本沒有可比性。

“兒郎們,穿甲戰鬥!”

北畠正信踏上蝦夷島,軟綿綿的沙灘,並未讓他放鬆警惕。

此處毫無哨崗,讓北畠正信不由地輕視。

“倘若望明煙掌控在我等手中,在下巴不得三步一哨崗!”

殊不知這些人在海面上,就已經被朱權發現。

讓他們深入島中,不過是為了避免倭寇就近登船逃離。

——

楊文率領二百新軍前來,訓練這些新軍,總數不過三千人。

畢竟以整個蝦夷島,養兵過完並不現實。

這裡的資源有限,很多東西都要從外購買,如果沒有彌太郎的商隊,只會寸步難行。

這也是朱權,決定從蝦夷擴張地盤的原因。

第一步自然是距離較近的盛岡藩。

浪崗城主野心勃勃,卻正中朱權下懷。

你主動來攻,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事兒哪怕鬧到扶桑天皇那,也是朱權有理。

可惜北畠勝鋼並不清楚,自己被大明寧王所算計。

雙方軍隊終於碰面,之前不過是海寇,如今卻是扶桑的正規軍。

楊文對自己新軍表現十分滿意,他們沒有絲毫畏懼,反倒是整齊的軍容,令扶桑人膽寒。

“一群蠻夷,以為被明人訓練過,就能與我扶桑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