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日後伐明,你乃先鋒!”

馬哈木單膝下跪,再次拜謝,在其看來韃靼士兵強度不足,帖木兒汗國計程車兵,則一個個野性十足,這樣的兵方能戰勝明軍。

“朱權,我馬哈木定會雪恥報仇!”

——

奉天殿。

朱元璋逐漸放權,讓太子朱標臨朝處理朝政。

他只是感覺越發力不從心,老天爺似乎已經不願意站在自己這邊。

“如今我大明多年以來,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各地除了降低賦稅,愛惜民力之外,亦要保持軍隊訓練。”

“莫要認為韃靼已滅,我大明就沒有了對手。”

朱標意氣風發,再三叮囑百官。

“皇上,太子爺。如今軍費過重,韃靼已滅,何不減少軍隊支出?”

“是也!去年動用三十萬大軍在邊關,不知浪費了多少錢糧!”

“總算沒有了北方的威脅,咱大明能鬆口氣了!”

官員們對太子爺的舉措並不理解,在他們看來最主要的對手已經覆滅,再這般消耗軍餉,實乃不智之舉。

朱元璋則含笑不語,他想要看看兒子如何應對這等局面。

君臣君臣,君若不能控制臣,就會被臣所反制。

“汝等數目寸光,豈能知道孤的心思?”

朱標冷哼道:“帖木兒汗國,早已對我大明虎視眈眈!如若我朝放棄軍備,敵人來襲之際,荒廢訓練之兵,如何能夠迎敵?”

“到時候國土喪失,諸公能負責否?”

此言一出,群臣驚愕,一個個竊竊私語。

“太子爺,此話當真?可那帖木兒汗國,分明是我大明的兄弟之國啊!”

“自洪武二十年起,他們便年年派遣使者前來進貢,可謂是態度謙卑!”

“莫非對方狼子野心,只是前來我朝打探情報不成?”

突然丟擲的重磅訊息,直接打亂了一眾朝臣的思路。

朱元璋對朱標此舉甚為滿意,掌握了話語權,控制這些臣子就方便了許多。

“微臣以為,太子爺洞察先機,定然想到了處理方法!諸公不妨聽太子爺一言!”

詹徽順勢而為,再次給朱標遞話。

朱元璋有意為之,並未開口,而是眼神示意,朱標繼續。

“父皇,兒臣以為,帖木兒汗國東進,需要打通西域,隨後寇邊玉門關。”

“另一條線路,則是借道瓦剌,再透過漠北草原,進攻我大明長城!”

“玉門關的防線,兒臣建議交給三弟把守!至於草原那邊,則由兒臣親臨,率領四弟、十七弟鎮守!”

朱標拱手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父皇消滅韃靼,兒臣亦不能丟臉,誓要將帖木兒汗國拒之門外!”

好!

朱元璋眉開眼笑道:“此番需要重點練兵,咱將大權交予你手中!允炆和允熥,你帶走一個吧!”

“這兩個小傢伙,也需要歷練才是。”

此言一出,群臣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是否被太子爺帶走的,就是朱標之後的皇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