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帖木兒汗國的威脅,朱權已經做出了諸多部署。

首先,令朱棡陳兵玉門關,隨時準備接應守關將士。

其次,開始訓練各兵種混合作戰,其中青龍艦隊登岸,作為炮兵隊參戰。

由盛庸和張文遠率領,這也是朱權麾下,四相大軍盡出的一戰。

足以看出朱權對帖木兒汗國的重視程度。

這並非是簡單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是西方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吞併。

對於這等事情,朱權絕對不允許發生。

至於接下來,則是朱權號召有權勢的兩位塞王相商。

主要是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這兩位兄長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請他們前來大寧衛,也是朱權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當然,要以大哥朱標的名義邀請,否則這二位塞王,未必會給朱權面子。

“十七弟,這才離開沒幾天,你就想念三哥了?”

剛剛被冊封為大宗正的朱棡,如今可謂是春風得意。

反觀副宗正朱棣,則沒有那般高興。

畢竟只要有朱棡在,他永遠只能是宗室第二人。

更何況,燕王雄心並不在所謂的大宗正。

“三哥快快落座,兄弟我已經準備好了酒宴!”

朱權同樣對著朱棣拱手行禮,“四哥在封地忙碌,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小弟感激不盡。”

朱棣還禮道:“十七弟不必客氣!你指揮消滅韃靼一戰,讓幾位哥哥都得到了名留青史的機會,我們該感謝你才對。”

“來來來,本王正好餓了,就饞十七弟府上的飯菜!”

兄弟三人再相聚,自然少不得推杯換盞,以及發些塞王間的牢騷。

“四弟,十七弟!”

朱棡喝得盡興,嘆氣道:“如今啊,韃靼已經被消滅,咱大明北方已經沒有了威脅!”

“咱這幾個塞王啊,是是老頭子親自冊封,恐怕不會對咱們怎麼樣!”

“大哥即位,一向念及兄弟之情,同樣不會撤番削藩,可若是到了允炆和允熥那一代就……”

朱棡欲言又止,話說到一半,裝作酣醉,眯眼看向朱棣和朱權,觀察二位兄弟的反應。

如今秦王朱樉被囚禁,他們三人,便是如今的三大塞王。

朱棡從未相信,有朝一日自己會跟朱權平起平坐,甚至對方強勢,會穩壓自己一頭。

“呵呵!兒孫自有兒孫福。”

朱棣淡定道:“高熾高煦他們,也是允炆允熥的兄弟。本王相信他們不會手足相殘。”

那並不排除叔侄相殘!

朱權若有所思,而是看著朱棣繼續表演。

“等到允炆允熥他們即位,恐怕咱們兩個老傢伙早就駕鶴西去了。”

“這些個難題啊,就要交給十七弟去頭疼咯!”

朱棣戲謔道:“十七弟與允炆允熥自幼一起長大,他們二人無論誰會即位,都會對你這一脈法外開恩吧!”

這一句話,引得朱棡不由地看向朱權。

朱權自然清楚,這是朱棣用言語在離間他與朱棡的關係。

“法外開恩,應對的是犯法之人。”

“若我大寧衛一脈,有人犯法,只需依法懲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