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隨著二位皇孫歸來,百官臉上充滿著興奮。

消滅韃靼一戰,首功自然屬於洪武大帝朱元璋,懂的都懂,若無皇帝御駕親征,豈能三軍用命,合力抗敵?

至於第二功,則份屬於朱棣與朱權二位藩王。

燕王善戰,寧王善謀,二位王爺合作,也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至於第三功,則歸其餘藩王與將士,但凡去了漠北之人,都被史官記錄在冊,以後定會受到後人的敬仰。

“孤的第一功,什麼時候到來?”

太子朱標聽到底下臣子們的歌功頌德,心中有些焦急,父皇就像一座高山,讓他難以逾越。

可身為兒子,他不想只是被人稱作朱元璋的兒子,他是大明太子爺,要締造屬於自己的盛世王朝。

“皇上此次甚是辛勞,如今留在大寧衛休養。”

“待到皇上班師回朝,咱們定要集體去城外迎駕!”

“是也是也!此番梁國公也未歸來,甚是可惜!”

群臣說話之際,就看到錦衣衛帶來了前線戰報。

“報!太子殿下,寧王於安南送來的捷報,請您過目!”

“快快呈上!”

宋忠恭敬呈送給朱標,他看得出來,太子爺如今心中的激動。

這是監國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對外戰爭。

安南上躥下跳,若是太子爺不能給予還擊,便會有損大明威嚴。

可大明如今的威脅尚在北方,又不能讓大軍開撥,重點對付安南。

所以如何讓安南自顧不暇陷入內亂,又能大漲明軍士氣,就成了朱權的難題。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吾弟!”

朱標大笑道:“宋忠,念給諸公聽聽!”

宋忠結果戰報,清了清嗓子,讀道:“皇兄親啟,弟於三日內連克五城,收復失地,如今我大明國土盡數拿回。”

“安南乃父皇欽定不徵之國,然彈丸之地,竟然侵擾中原,弟實不能忍!必須給予其警告。弟於一日之內攻克其舊都諒山府!”

“皇宮之財物,已經盡數清點,送往應天府。弟與安南和談,以後再無安南國,唯有大明交趾省。”

“安南相國乃狼子野心之輩,弟已將其策反,想必日後安南必不安寧,皇兄可高枕無憂!”

隨後便是功勞簿,以及答應土司狼兵的一些條件,朱標心情大好,自然全部批紅。

“恭喜太子殿下!若無太子爺居中排程,運籌帷幄,寧王殿下豈能輕易攻克安南?”

詹徽身為朱標第一文臣,自然直接起身恭賀。

群臣一看勢頭,當即拍起了彩虹屁。

“太子爺尚未繼位,便立下如此大功!他日繼承大統,那還了得?”

“不錯!太子爺真乃一代明君!本以為殿下文治突出,沒想到武功同樣不俗!”

“我大明有皇上與太子爺,焉能不迎來盛世?”

朱標在意的並非這些溢美之詞,而是此番戰功之下,能讓更多人閉嘴,知道他這位太子除了有慈悲心腸,更有雷霆手段。

“傳令下去,讓十七弟儘快班師!土司狼兵將士也會來,孤要親自為他們解戰袍!”

——

廣西,奔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