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

朱標親自送別父皇朱元璋,此番前往漠北御駕親征,可謂是完成心中一大夙願。

自從定都金陵後,朱元璋便鮮少親自出徵。

此次也是看到了一舉消滅草原的機會。

如今扶桑的威脅已經消失,朝鮮半死不活,一切還需要依仗大明。

真正的對手,有且只有一個,那便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的子孫,靠著馬背上的騎射功夫,打下了廣域的疆土,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漢家兒郎,依舊能將他們驅趕出中原,重歸漠北放牧。

對於老朱而言,這顯然遠遠不夠,他要讓子孫後代不再受困於戰亂之苦。

開國皇帝的手段與權術,三代以後的孫兒們,恐怕難議掌握。

朱標便少了些殺伐果斷,他的兒子允熥優柔寡斷,允熥性子跳脫,顯然都不是優秀的繼任者。

至於其他皇子,並非在朱元璋的考慮之內。

“父皇,此番前去,可要保重身體,凡事莫要親力親為!”

朱標躬身行禮,眼中滿是不捨之意。

父子之間,鮮有這般離別。

“放心吧!有老十七他們在,輪不到咱來操心!咱就是去給他站站場子!”

老朱笑道:“標兒,倒是你此番監國,不可一律仁慈!”

說罷,父子二人分別而去。

此番前去大寧,明軍出動了五千精銳,由徐輝祖護衛。

曹國公李景隆好說歹說,終於隨軍出動。

混上了能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機會。

京營之中,不乏對寧王欽佩之人,這些士兵在徐輝祖的訓練下,一改往日頹廢之風。

按正常來說,京營士兵擁有最好的裝備,從不會拖欠糧餉,理應戰鬥力最強。

可往往鎮守邊關的邊軍,才是大明真正的王牌軍。

戰場上的一次磨礪,才能真正讓人成長。

溫室中的花朵,永遠外表光鮮,內裡空洞。

“善長啊,來上咱這坐坐!”

能被皇帝邀請上龍輦,可謂是天大的寵幸。

李善長心中歡喜,顫顫巍巍道:“老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