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牧城。

李成桂與兩個兒子正在喝悶酒。

李芳碩不知為何父王這般惆悵,李芳遠則看出了其中端倪。

“朱元璋的兒子,當真是老辣!遠勝於你們兩個。”

李成桂自嘲道:“龍生龍,鳳生鳳!我這頭玄龜,也只能生出你們這樣的了。”

李芳碩與李芳遠面面相覷,彷彿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可畢竟是父王開口,他們也只能耐心傾聽。

“之前,朱元璋便一直想要駐軍朝鮮,現在他終於如願以償了!”

“沒想到啊,這朱權比他爹更加不要臉,更加陰損狡詐!”

“你們兩個記住,無論誰的靠山是朱權,都不可生出謀逆之心!”

李成桂借酒澆愁,順便提醒兩個兒子,與朱權合作無異與虎謀皮。

李芳碩則毫不在意,沒心沒肺的人,反而活得更通透。

唯有李芳遠暗自搖頭,是否他當初該選擇寧王,而並非現在的燕王。

朱棣與朱權兩兄弟,同樣在飲酒。

只是朝鮮之地的下酒菜,屬實有些寒磣。

“十七弟,駐軍之事,該何如分配?”

朱棣已經開始盯上了駐軍好處,邊貿向來利潤重大。

更何況還能免去一部分軍餉,這些餉銀都由朝鮮來負責。

“四哥的封地距離朝鮮太遠,將士來回探親不便,就由本王計程車兵來承受這份鄉愁吧!”

“不必!十七弟這話說得太見外了!我燕軍士兵此番前來,感覺朝鮮就是第二故鄉,都願意在此駐軍!”

那一萬兵額,成為了雙方角逐的焦點。

朱棣一眼便看出了其中好處無數,免費養兵,還能做外貿生意,何樂而不為?

朱權自然不會讓出這份利益,憑藉自己巧舌如簧換來的實惠,憑什麼給他朱棣分贓?

“此事上報朝廷。”

“好!便由父皇定奪!”

——

應天府,武英殿。

看著錦衣衛快馬加鞭送來的軍情,朱元璋露出得意之色。

“還是那逆子懂咱的心思!”

朱元璋笑道:“鐵嶺衛,終於在咱的手中擴張到了朝鮮!”

朱標輕聲道:“父皇,何事如此高興?四弟和十七弟打了勝仗,不是理所應當的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