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平安道附近,朱權五人最後還是與朱棣分道揚鑣。

朱權並未帶走燕王派遣給他的一百精兵,在其眼中護送他前往京羲道,還不如給朱棣增添一絲自保的能力。

朱權拒絕,朱棣自然不會再次勸說,而是直接率軍直奔黃海道而去。

他的軍隊戰意昂揚,正需要敵軍來發洩。

無論前方敵軍有多少,朱棣相信都不會是他手下強兵的對手。

平安道已經全部淪陷,朝鮮百姓們盡數南下,想要前往京羲道避難。

唯有在朝鮮王城,他們才能夠感受到安全。

即便國主再無能,總不能連王城都丟了吧?

朱權五人則輕裝簡行,繞過平安道,向著江原道而去。

朝鮮並非採用與大明一樣的行省制,而是沿襲了唐朝所指定的制度。

以道為名,即便是扶桑島國也是如此,足以看到當年盛唐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殿下,咱們的糧食省吃儉用,只夠五日。”

鐵弦擔憂道:“若是乾糧用盡,我等不妨打獵,以求果腹。”

瞿能與平安,盛庸都精通箭術,更別提盛庸還是火器達人。

“也好,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

朱權回首看向平安道,已經沒有了炊煙裊裊,取而代之的都是烽火狼煙。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鮮國主李成桂,尚有明軍能夠來救,可惜了平安道的百姓,卻要經受此等磨難。

即便越過平安道,朱權等人依舊遭遇了一些零散的野人女真。

這些傢伙並不懂得何為軍紀,更像是搶劫團伙。

路過一處村落,遇到落單的百姓,都恨不得去劫掠一番。

三五成群的野人女真,總算發現了朱權五人。

讓他們奇怪的是,這五人並未像那些軟弱的朝鮮人一樣,見到他們便哀嚎逃跑。

反而鎮定自若的看向他們,彷彿在等待他們主動進攻。

這無疑是對野人女真的挑釁,眾人掄起骨棒大斧,吱哇亂叫地向朱權等人殺去。

“少弄出些動靜,儘快解決他們!”

朱權說罷,手下四人已經行動。

大槊橫掃,已經有兩顆敵酋人頭落地,平安出手狠辣,根本不給敵酋反應機會。

彎弓搭箭,橫衝直撞的野人反應不及,頭顱已被瞿能手中利箭刺穿。

鐵鉉與盛庸,則拿出溼毛巾,包裹著槍管,避免槍聲鬧出太大動靜,手持火銃,稍微瞄準後,直接將敵人爆頭。

簡單解決幾人後,平安更是下馬搜身,希望能找到一些糧食。

可是讓他們十分失望,野人女真顯然沒有什麼行軍規劃,他們一向是搶一路殺一路吃一路。

“站住!你們是何人?可曾看到野人前來?”

一口生澀的漢話傳來,一支由三百人左右組成的隊伍,向著朱權等人跑來。

“是那些逃走的野人!沒想到已經被殺了!”

“這是被長槊斬殺,還有弓箭射穿頭顱,等等這是火銃的傷口!”

“這些人竟然擁有火銃!”

見朱權等人,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令朝鮮百姓害怕的野人。

為首的儒生此時躬身行禮道:“在下安成煥,乃是江原道嶺西村人!敢問諸位要去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