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中沾沾自喜,京營那些廢物,豈能與他的手下精銳相比?

能夠得到朱權的認同,燕王很是滿意。

“此番出征朝鮮,十七弟可有何良策?”

“本王聽聞,那些魚皮女真和韃子,全都悍不畏死。”

朱棣笑道:“此等蠻勇之人,世間罕見,可惜絕非我軍火器之對手!”

朱權提醒道:“四哥莫要輕敵,火器即便犀利,可也有其弱點。”

“雨雪天氣,火器的威力大打折扣,更何況魚皮女真並不知何為畏懼,若是沒有與他們拉開距離,我軍也難免有損傷。”

朱棣並不在意,只是隨口敷衍道:“十七弟這次出征,就給本王當個參謀!到時候軍功,你我兄弟對半分便是!”

同樣是心高氣傲之人,朱權回應道:“父皇說過,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小弟的軍功,也會分給四哥一半!”

二人相視一笑,不再多言,各自回到軍陣之中。

——

朝鮮王城。

國主李成桂憂慮萬分,曾經建州衛的女真人聯合苦兀部,就讓他們損兵折將。

這一次前來的野人女真,更有兇橫的韃子,看起來與韃靼人又不盡相同。

李成桂不禁感慨,為何受傷的總是他朝鮮?

好在他們擁有強大的靠山——大明!

在所有朝臣的潤色之下,李成桂才寫出了那首足以被稱為“舔狗鼻祖”的詩。

“皇明光日月,帝德載天地。”

“三才並泰昌,萬國表臣義。”

幾句詩把大明皇帝誇得天花亂墜外,連帶著其餘萬國都成了大明的屬國。

可惜,溜鬚拍馬有一定造詣的李成桂,行軍打仗卻只停留在初級階段。

“父王,此番燕王殿下親自來援!我朝定能安然無恙!”

李芳遠躬身行禮,燕王便是他的靠山,以後若能繼承王位,他便會以朱棣馬首是瞻。

“父王!寧王殿下也來了!上次就是寧王殿下救我朝於水火!”

李芳碩不甘落後,趕緊說道:“對了!芳雯還跟寧王殿下有一腿!介於此事,寧王殿下定會舉大軍前來相助!”

李成桂聞言,有些驚訝,至少他在國書上,已經將李芳雯送給了大皇帝陛下。

若是早知道寧王殿下有意女兒,他又何必多此一舉?

可如今卻是騎虎難下!

“八弟!此番燕王殿下,率領八千精銳前來!”

李芳遠得意洋洋,看向兄弟笑問道:“不知寧王殿下,此番帶來多少人馬?”

李芳碩漲紅了臉,至少寧王這位“爹”,平日裡對他愛答不理。

加上一年之前,被皇帝發配海外,讓他在國內也不好過,之前的優勢蕩然無存,還被眼前的兄長壓了一頭。

“寧王殿下肯定會率十萬大軍前來相助!”

“我朝只需等待天軍前來,便可安枕無憂!”

“五哥不必擔憂,畢竟寧王殿下之前便救過我朝!”

眼見兩個兒子吵鬧,李成桂皺眉道:“都閉嘴!天軍來助,汝等卻相互爭吵,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