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之聲不斷,可見歐陽倫在皇室的人緣之好。

“還請諸位接下這行酒令,否則便要喝酒了!”

歐陽倫隨後看向太子朱標,後者倒也沒有架子。

“漢武雄圖載詩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為酬宏雲共舉杯!”

說罷,朱標豪飲大口,眾人讚歎一句,共同舉杯。

朱標在誇讚漢武帝雄圖霸業之際,也在暗示父皇如今北伐,創立的功績與漢武帝不相伯仲。

自然惹得老朱滿臉歡喜,他的北伐苦在當代,功在千秋!

如果沒有建文一朝的靖難之役,給了韃子喘息之際,原本也許並不需要永樂五徵漠北。

朱標作罷,便亂到了燕王朱棣。

這位擅長打仗的塞王,也是位文武雙全之人。

“一龍極天驕,萬馬昔橫衝。餘亦能過此,昔人不可逢。山川勝古蹟,瞻眺擴詩胸。誰人爭鋒,無人爭自飲雙杯!”

到了朱棣這裡,則並未按照朝代順序,直接以成吉思汗為行酒令,何其不是一種暗示。

兩人都是萬馬昔橫衝的猛將,尤其是無人爭自飲雙杯,在這份氣魄面前,明顯壓過了太子朱標。

興許朱標不會在意,可其他在場之人,都有些面色尷尬。

朱允炆更是面露慍色,這位四叔分明不把他們一脈放在眼裡。

允熥則壓根毫無興趣,只是好奇為何四叔拿前朝的韃子做行酒令。

眼看朱棣要獨飲雙杯,卻聽到朱權開口了。

“四哥且慢,好酒理應共飲才是。”

朱權一席青衫,劍眉星眸,瞬間便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 創鉅痛深路何方?風蓬飄蕩苦炎涼。”

此二句言朱元璋小時家境赤貧,逢天災人禍後幾乎無立錐之地,飽嘗世態炎涼,走頭無路出家做了和尚,託缽化緣,形同乞丐。

眼見朱權如此大膽,所有皇親國戚,無不目露驚訝之色。

老朱同樣微醺,卻並未阻止,他也想看看,在兒子眼中,自己是何等人物。

“偶得兵戍圓奇夢,樂向農耕鼓力量。”

這兩句則闡明朱元璋的成功,完成了由乞丐到皇帝的轉變,尤其是鼓勵農耕,是為心懷天下百姓的好皇帝。

“ 旌善申明行義舉,肅貪奉儉治國邦。”

接下來的兩句,則稱讚了朱元璋在鄉村基層生活建設中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