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韃靼人佔領了鹽池,得到了食鹽補給!難怪這一年,韃靼兵強馬壯!”

“至少在食鹽上,他們不再依賴我大明的邊貿!”

以往遊牧民族缺少食鹽,都要從中原交換。

朱棣為了保全實力,自然不會派兵駐防。

在朮赤想要奪回鹽池的時候,更是不給予支援,使得朵顏三衛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更進一步增加了朝廷的負擔。

“無妨。這一年他們從本王手裡拿了多少,到時候要加倍奉還。”

朱權看向天邊殘陽,嘴角露出戲謔之色。

“給本王半年時間,一支新的麒麟,將會橫空出世。”

同年,韃靼五個小部落,組成了兩萬人的劫掠大軍,在大寧衛周邊,不斷劫掠百姓,更在城下耀武揚威。

他們並不敢攻城,周邊百姓早就被撤入城中,更沒有財物可以劫掠。

不過對於韃靼而言,還是踏出了無懼朱權的第一步!

“殿下!為何不讓我等出擊?”

楊文怒氣衝衝,看著城下的跳樑小醜,恨不得砍下他們的狗頭。

“讓他們狂一點,一些小魚小蝦,根本沒有出兵的必要。”

朱權冷笑一聲,擺了擺手,“回去吧,看看能不能釣到什麼大魚!”

寧王怯戰的訊息,很快便被有心之人傳播。

連應天府的人,也盡數得到訊息。

百姓們紛紛感慨,寧王恐不復當年之勇,甚是可惜!

官員們如歐陽倫之輩,則拍手稱快,寧王越弱,他們便越是安全。

唯有皇上和太子,對此事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

知子莫若父,老朱可不相信,自家逆子會吃這等啞巴虧。

知弟莫若兄,朱標可不相信,十七弟會突然轉型變得溫和。

大寧衛的“窩囊行徑”,到底引得韃靼內部心動。

“脫火赤!老子與阿魯臺一樣,都是同知!這混蛋憑什麼說自己是太師?”

馬兒哈咱猛灌一口馬奶酒,冷笑道:“如今大寧勢弱,咱們誰能給那朱權好看,誰就能穩壓阿魯臺一頭!”

“你不會看不出,阿魯臺已經有不臣之心了吧?”

脫火赤赴宴,如今的韃靼分為三股勢力。